什麼是買權 (Call Option)?

買權是金融合約,賦予買方在特定期間內以指定價格購買股票、債券、商品或其他資產或工具的權利,但不是義務。若買方行使買權,賣方必須出售資產。

當標的資產價格上漲時,買方會獲利。股價可能因多種原因上升,包括公司有正面消息或併購期間。若價格在到期日低於執行價格,賣方將獲得權利金,因為買方通常不會行使選擇權。

買權可與賣權(Put Option)對比,後者賦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之前以指定價格出售(強制買方購買)資產的權利。

主要要點

  • 買權是一種期權合約,賦予持有人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購買標的證券的權利,但不是義務。
  • 指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銷售可在特定時間內進行,稱為到期日或到期時間。
  • 購買買權需支付費用,稱為權利金;這每股費用是買權可能的最大損失。
  • 買權可用於投機、產生收入或稅務管理。
  • 買權還可結合使用於差價或組合策略中。

買權基礎知識

理解買權

期權本質上是兩個投資者之間的賭注。一方認為資產價格會下跌,另一方則認為會上升。資產可以是股票、債券、商品或其他投資工具。

期權術語

合約是購買資產的選擇(選擇權),特定日期稱為到期日(也稱到期日),資產稱為標的資產(也稱“標的”)。

價格稱為執行價格。執行價格和到期日由合約賣方設定,買方選擇。通常有許多合約、到期日和執行價格供交易者選擇。

購買買權需支付費用,稱為權利金。這是行使選擇權的費用。如果到期時,標的資產價格低於執行價格,買權買方會損失支付的權利金。這是買方可能承受的最大損失。

買方選擇

買權買方可持有合約至到期日,屆時他們可以執行合約並交付標的資產。

他們也可以選擇在到期日不購買標的資產,或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時間以當時的市場價格出售期權合約。

如果期權到期時的執行價格高於資產的市場價格,它將“價值歸零”或“價外”。

長期與短期買權

交易買權有兩種基本方式:長期買權和短期買權。

長期買權

長期買權是標準買權,賦予買方在未來以執行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但不是義務。長期買權的優勢在於,買方可以提前計劃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股票。許多交易者會在派息日期前對派息股票下長期買權,因為這些股票通常會在除息日之前上漲。然後,在除息日,價格會下跌。只有在除息日前行使選擇權,長期買權持有人才能獲得股息。

例如,你可能會在公司財報發佈前購買長期買權。雖然長期買權的利潤可能是無限的,但損失則僅限於支付的權利金。因此,即使公司未公佈正面的盈利結果(或結果未達市場預期),且股價下跌,買權買方承受的最大損失也僅限於支付的權利金。

短期買權

顧名思義,短期買權與長期買權相反。短期買權中,賣方承諾在未來以固定的執行價格出售其股票。短期買權主要用於賣方的覆蓋買權,或賣方已經擁有其期權的標的股票的買權。

在沒有擁有標的的情況下出售期權稱為“裸賣空買權”。

買權有助於限制貿易不順時可能遭受的損失。例如,如果買權沒有覆蓋(即賣方不擁有其期權的標的股票),且股票價格顯著上漲,損失將倍增。

如何計算買權收益

買權收益是指買方或賣方在交易中獲得的利潤或損失。評估買權時,需考慮三個關鍵變量:執行價格、到期日和權利金。這些變量用於計算買權產生的收益。買權收益有兩種情況。

買權買方的收益

假設你以2美元的權利金購買了一個ABC公司的買權。該期權的執行價格為50美元,到期日為11月30日。如果ABC的股票價格達到52美元,你將收支平衡,這意味著支付的權利金加上股票購買價格的總和。任何超過這個數額的都是利潤。因此,當ABC的股價上漲時,收益是無限的。

如果ABC的股價在11月30日前下降到50美元以下,因為你的期權合約是購買權利,而不是義務,你可以選擇不行使它,這意味著你不會購買ABC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損失將限於支付的權利金。

收益 = 現貨價格 – 執行價格
利潤 = 收益 – 支付的權利金
根據上述公式,如果ABC的現貨價格在11月30日為55美元,你的利潤為3美元。

買權賣方的收益

買權賣方的收益計算方法大同小異。如果你以相同的執行價格和到期日出售一份ABC期權合約,你只有在價格下跌時才會獲利。根據你的買權是覆蓋還是裸賣,損失可能有限或無限。在後者情況下,如果期權買方行使合約,你將被迫以現貨價格(甚至更高)購買標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你唯一的收入來源(和利潤)限於期權合約到期時收取的權利金。

計算收益和利潤的公式如下:
收益 = 現貨價格 – 執行價格
利潤 = 收益 + 權利金
根據上述公式,如果ABC的現貨價格在11月30日為49美元,你的收入為1美元。

在出售買權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在評估交易時,務必充分了解期權合約的價值和盈利能力,否則可能面臨股票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

買權的用途

買權通常有三個主要用途:產生收入、投機和稅務管理。

使用覆蓋買權產生收入

一些投資者使用買權通過覆蓋買權策略產生收入。此策略涉及擁有標的股票的同時寫買權,即給他人購買你股票的權利。投資者收取期權權利金,並希望期權在低於執行價格時過期無效。此策略為投資者產生額外收入,但若標的股票價格大幅上漲,則會限制潛在利潤。

覆蓋買權的運作原理是,如果股票價格超過執行價格,買權買方將行使其以較低執行價格購買的權利。這意味著買權賣方無法從股票價格超過執行價格的上漲中獲利。期權賣方在期權上的最大利潤是收到的權利金。

投機使用買權

期權合約允許買方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對股票的重大曝險。單獨使用時,若股票上漲,買權可提供可觀的收益。但若買權因標的股票價格未能超過執行價格而過期無效,也可能導致權利金的100%損失。購買買權的好處是風險總是被支付的權利金所限制。

投資者也可同時買賣不同的買權,創造買權價差。這將限制策略的潛在利潤和損失,但在某些情況下,比單個買權更具成本效益,因為出售一個期權的權利金抵消了另一個期權的權利金。

稅務管理使用買權

投資者有時使用期權改變投資組合配置,而不實際買賣標的證券。

例如,一個投資者可能擁有100股XYZ股票,並可能面臨巨大的未實現資本利得。由於不想觸發應稅事件,股東可以使用期權減少對標的證券的曝險,而不實際賣出它。在上述情況下,股東進行此策略的唯一成本是期權合約本身的成本。

雖然期權利潤將被歸類為短期資本利得,但計算稅務負債的方法將根據具體期權策略和持有期而有所不同。

買權範例

範例1

假設Apple在到期時交易價格為110美元,期權合約(包含100股)的執行價格為100美元,買方支付2美元的權利金;利潤為110美元 – (100美元 + 2美元) = 8美元。如果買方購買了一份期權合約,他們的利潤為800美元(8美元 x 100股);如果他們購買了兩份合約,利潤將是1600美元(8美元 x 200股)。

現在,如果Apple在到期時交易價格低於100美元,買方不會以100美元每股的價格購買股票,期權過期無效。買方每份合約將損失2美元每股,或200美元—但這就是全部。這是期權的優點:如果你決定不行使期權,你的損失僅限於支付的權利金。

範例2

假設Microsoft股票交易價格為108美元每股。你擁有100股該股票,並希望在股息之外產生額外收入。你也認為股票在下個月不太可能超過115美元每股。

你查看下個月的買權,發現有一個115美元的買權每份合約交易價格為0.37美元。因此,你賣出一份買權並收取37美元的權利金(37美分 x 100股),這相當於約4%的年化收入

如果股票價格超過115美元,買權買方將行使期權,你將必須以115美元每股交付100股股票。你仍然獲得每股7美元的利潤,但你將錯過115美元以上的任何上漲。如果股票價格未超過115美元,你將保留股票和37美元的權利金收入。

常見問題

買權如何運作?

買權是一種衍生合約,賦予持有人權利但無義務以預定價格購買指定數量的股票,稱為期權的“執行價格”。如果股票的市場價格超過期權的執行價格,期權持有人可以行使其期權,以執行價格購買,並以更高的市場價格賣出以鎖定利潤。然而,期權只持續一段有限的時間。如果在此期間市場價格未超過執行價格,期權將過期無效。

為什麼要購買買權?

投資者會考慮購買買權,如果他們對其標的股票的前景持樂觀(或“看漲”)態度。對於這些投資者來說,通過買權間接購買股票可能是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因為它們提供的槓桿作用。畢竟,每份期權合約允許購買100股相關公司的股票。對於確信公司股票將上漲的投資者來說,通過買權間接購買股票可能是一種增加購買力的有吸引力的方法。

購買買權是看漲還是看跌?

購買買權是看漲的,因為買方只有在股價上漲時才會獲利。相反,賣出買權是看跌的,因為賣方在股價不上漲時獲利。買權買方的利潤理論上是無限的,而買權賣方的利潤限於出售買權時獲得的權利金。

結論

買權是賦予買方在特定期間內以指定價格購買股票、債券、商品或其他資產或工具的權利,但不是義務的金融合約。股票、債券或商品稱為標的資產。

當標的資產價格上漲時,買權買方會獲利。買權賣方可以通過收取期權合約的權利金產生收入。買權的稅務處理根據策略和產生利潤的買權類型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