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併購?
併購是一種交易,其中一家公司購買另一家公司大部分或全部的股票,以獲得對該公司的控制權。併購在商業中很常見,可以在取得目標公司同意的情況下或在不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過程中經常會有一個不準進行購併的條款。
大多數人通常聽到的是大型著名公司的併購,但併購(M&A)在中小型企業之間比在大型公司之間更為頻繁。
關鍵要點
- 併購是一種商業組合,發生在一家公司購買另一家公司大部分或全部的股票時。
- 如果買方購買了目標公司超過50%的股票,就有效地獲得了該公司的控制權。
- 併購通常是友好的,但敵意收購可能充滿敵意。
- 合併是由兩家獨立公司創建一個全新的實體。
- 併購通常由投資銀行協助進行,因為這些複雜的安排涉及法律和稅務影響。
- 併購與合併和收購密切相關。
了解併購
併購是一種金融交易,發生在一家公司購買目標公司大部分或全部的股票時。併購的目的是獲得目標公司的運營控制,包括其資產、生產設施、資源、市場份額、客戶等元素。
公司併購其他企業的原因有很多。他們可能尋求規模經濟、多樣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強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或新利基服務。他們甚至可能只是想消除競爭對手。
併購通常是友好的。這發生在目標公司同意被收購的情況下,其董事會批准了這筆交易。友好的併購通常對收購方和目標公司都有利。
雙方公司會制定策略,以確保收購方購買合適的資產,並審查財務報表和其他評估,以確定資產是否有任何附帶的義務。當雙方同意條款並滿足任何法律要求後,購買才會進行。
購買超過目標公司50%的股票和其他資產,允許收購方在不需要其他股東批准的情況下做出關於新獲得的資產的決定。
特別考量
公司必須評估其目標公司是否是一個好的候選者。在考慮是否進行交易之前,收購方可能需要考慮一些關鍵步驟:
價格是否合適?
投資者用來評估併購候選人的指標因行業而異。併購可能會失敗,因為目標公司索要的價格超過了這些指標。
檢查債務負荷
有高於正常水平負債的目標公司應被視為潛在問題的警告信號。目標公司可能會要求收購公司的董事簽署一份確認公司償付能力的白洗決議。
過多的訴訟
訴訟在商業中很常見,但一個好的併購候選者不應面臨超出其規模和行業合理範圍的訴訟。
審查財務狀況
良好的併購目標應有清晰、良好組織的財務報表。這允許收購方順利行使盡職調查。完整和透明的財務資訊也有助於防止併購完成後出現不希望的意外。
併購的理由
進入新市場或外國市場
如果某公司想將其業務擴展到另一國家或一個全新的市場,收購該國家中已有的公司可能是最簡單的方法。
所購公司的員工、品牌名稱和其他無形資產已經存在。這有助於確保收購公司在新市場上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增長策略
也許某公司遇到了物理或後勤限制,或資源耗盡。在這種情況下,收購另一家公司通常比自己擴展更為可行。
這樣的公司可能會尋找有前途的新興公司來收購,並將其收入流作為新的利潤來源。
減少過剩產能和減少競爭
當競爭過於激烈或供應過剩時,公司可能會開始進行併購,以減少過剩的產能,消除競爭,並專注於生產力最高的供應商。
聯邦監管機構通常會關注可能影響市場的交易。兩家相似公司的併購可能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包括更高的價格和較低的商品和服務質量。
獲得新技術
有時,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購買已經成功實施了一項新技術的公司可能比自己花費時間和金錢開發新技術更為經濟高效。
公司的管理人員有履行嚴格審慎調查的受託責任,在做出任何併購決定之前必須仔細審查目標公司。
併購 vs. 收購 vs. 合併
併購和收購的意思幾乎一樣,但它們在華爾街上有不同的細微差別。併購通常描述了一個主要是友好的交易,兩家公司合作。收購則暗示目標公司反對或強烈反對購併。合併則是當購買和目標公司互相結合形成一個全新的實體。
但這些術語的實際用法往往會重疊,因為每次併購、收購和合併都是一個獨特的例子,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進行這些交易的理由。
收購
不友好的併購通常被稱為敵意收購。這些發生在目標公司不同意併購的情況下。
敵意併購沒有目標公司的同意,因此收購公司必須積極購買目標公司的大量股份,以獲得控制權。這強制了併購的發生。
即使收購不完全敵意,也暗示這些公司在某些重大方面並不平等。
合併
合併是兩家公司合併成一個新的法律實體,所以它比友好的併購更進一步。這筆交易通常發生在基本特徵如規模、客戶基礎和運營規模大致相等的公司之間。
合併公司堅信,他們的合併實體對所有方,尤其是股東,來說比單獨運作更有價值。
併購範例
AOL收購時代華納
AOL是那個時代宣傳最廣的在線服務,被稱為「將網際網路帶到美國的公司」。AOL成立於1985年,到2000年,它成為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提供商。同時,傳奇媒體集團時代華納被標籤為一家老媒體公司,因為其業務範圍包括出版和電視,以及令人羨慕的收入報表。
2000年,年輕的AOL以1650億美元收購了著名的時代華納,這是一場充滿自信的壯舉。這筆交易打破了所有記錄,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併購案。
願景是新實體AOL Time Warner將成為新聞、出版、音樂、娛樂、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行業的主導力量。併購後,AOL成為美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但這一聯合階段持續不到十年。併購預期的成功並未實現,AOL價值下降且網際網路泡沫破裂。AOL和時代華納解散了他們的聯合。
AOL Time Warner在2009年的分拆交易中解散。
時代華納從2009年到2016年完全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
2015年,Verizon以44億美元收購AOL。
AT&T收購時代華納
AT&T和時代華納在2016年10月宣布,AT&T將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將AT&T變成了一個媒體巨擘。AT&T在一場漫長的法庭戰後於2018年6月完成了併購。
2018年的AT&T-時代華納併購案與2000年的 AOL-時代華納案一樣具有歷史意義。美國司法部試圖終止這筆交易,聲稱併購將損害競爭,使消費者面臨更高的費用和帳單。
政府在法庭上敗訴並撤銷了訴訟。儘管如此,AT&T決定分拆其媒體資產,包括時代華納。
併購的類型
像併購或合併這樣的業務組合通常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 垂直併購:母公司收購其供應鏈中的公司,如供應商/供應商(上遊)或加工商或零售商(下遊)。
- 水平併購:母公司收購同一行業中的競爭對手或其他公司,並且位於供應鏈的同一點。
- 綜合併購:母公司收購完全不同行業或領域中的公司,相關或不相關的業務。
- 同類併購:也稱為市場擴展,當母公司收購與自身行業相同或密切相關但有不同業務線或產品的公司時發生。
併購的目的
收購其他公司對母公司有許多目的。它可以使公司擴大其產品線或產品,並且可以通過收購其供應鏈中的企業來削減成本。它還可以收購競爭對手以保持市場份額並減少競爭。
合併和併購的區別是什麼?
在併購中,母公司完全接管了目標公司,並將其併入母公司實體。合併則是兩家公司合併,但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實體,例如,帶有新公司名稱和結合了兩家公司特點的身份。
1990年代的併購狂潮是什麼?
1990年代將在美國企業界被記住為網際網路泡沫和巨型交易的十年。尤其是1990年代後期,催生了一系列自1980年代喧囂的垃圾債券狂潮以來在華爾街不曾見過的數十億美元併購案。
從Yahoo!在1999年以57億美元收購Broadcast.com到AtHome Corporation以75億美元收購Excite,企業們充分享受到「現在增長,後來盈利」的現象。此類併購在2000年前幾周達到了頂峰。
總結
金融交易可以從簡單的買賣交易到併購,當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以接管目標公司的運營時進行。併購的其他理由可能包括進入新市場、獲得市場份額甚至消除競爭對手。大規模併購會引起廣泛關注,但這些交易在中小企業市場中相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