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分錄的定義及重要性

調整分錄是在公司總分類賬中於會計期末進行的分錄,用於記錄期間內任何未確認的收入或費用。當一筆交易在一個會計期間開始並在後續期間結束時,需進行調整分錄以正確記錄該交易。

調整分錄也可以指在會計期間內修正先前錯誤的財務報告。

主要要點

  • 調整分錄用於記錄已發生但尚未根據權責發生制記錄的交易。
  • 調整分錄在會計期末記錄於公司總分類賬中,以遵循配比原則和收入確認原則。
  • 最常見的調整分錄類型是應計項目、遞延項目和估計項目。
  • 當一個會計期過渡到下一會計期時,權責發生制的會計目的需要調整分錄。
  • 使用現金制會計的公司無需進行調整分錄。

理解調整分錄

調整分錄的目的是將現金交易轉換為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方法。權責發生制基於收入確認原則,該原則旨在將收入確認於其賺取的期間,而非收到現金的期間。

例如,假設一家建築公司在一個期間內開始施工,但在六個月後完工並開具發票。建築公司需要在每個月末進行調整分錄,以確認將在六個月點開具發票的金額的1/6的收入。

調整分錄涉及損益表賬戶(收入或費用)以及資產負債表賬戶(資產或負債)。通常涉及資產負債表賬戶的累計折舊、呆賬準備、應計費用、應計收入、預付費用、遞延收入和未賺取收入。

可能需要調整的損益表賬戶包括利息費用、保險費用、折舊費用和收入。這些分錄按照配比原則進行,以將費用與同一會計期間的相關收入相匹配。調整分錄中的調整將轉入總分類賬,並反映在財務報表中。

調整分錄的類型

總結而言,調整分錄最常見的是應計項目、遞延項目和估計項目。

應計項目

應計項目是尚未收到或支付但尚未通過標準會計交易記錄的收入和費用。例如,應計費用可能是月末支付的租金,即使公司能夠在月初占用該空間但尚未支付。

遞延項目

遞延項目是已經提前收到或支付但尚未賺取或使用的收入和費用。例如,未賺取收入是指已收款但尚未交付的貨物。

估計項目

估計項目是記錄非現金項目的調整分錄,例如折舊費用、呆賬準備或庫存報廢準備。

並非所有在會計期末記錄的分錄都是調整分錄。例如,在會計期末的最後一天記錄購買設備的分錄不是調整分錄。

調整分錄的重要性

由於許多公司在實際交付商品的時間與付款時間可能不同(無論是事前的信用還是事後的預付款),因此當一個會計期結束時,可能仍存在未完成的交易。在這種情況下,調整分錄用於調和這些付款和費用的時間差異。沒有調整分錄的話,將會有尚未結束的交易未能關閉。

調整分錄示例

例如,一家公司在12月1日從銀行貸款,財政年度結束於12月31日。貸款條款規定每三個月支付一次利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第一次支付利息的日期為3月1日。然而,公司仍需在12月、1月和2月累計利息費用。

由於公司在1月發布年度財務報表,因此需要進行調整分錄以反映12月的累計利息費用。為了準確報告公司的運營和盈利能力,必須將累計利息費用記錄在12月的損益表中,並將利息應付款的負債記錄在12月的資產負債表中。調整分錄將借記利息費用並貸記利息應付款以反映12月1日至12月31日的利息金額。

調整分錄的目的

調整分錄用於調和尚未結束但跨越會計期間的交易。這些可以是付款或費用,其中付款與交付不同步。

調整分錄的類型

主要有兩種類型:應計項目和遞延項目。應計項目指的是仍欠的信用支付或費用,而遞延項目則指預付款但尚未交付的產品。

現金會計與權責發生制會計的區別

現金會計與權責發生制會計的主要區別在於費用和收入確認的時間。現金會計僅在收到商品或服務的款項時才會發生記錄。相反,權責發生制會計允許付款和產品之間存在滯後(例如,信用購買)。

誰需要進行調整分錄?

使用權責發生制會計的公司,如果發現某個會計期間過渡到下一期間時存在未完成的交易,則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