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對於小型和大型投資者來說,都是很好的投資工具。這些受歡迎的基金類似於共同基金,但像股票一樣交易,已成為投資者希望在不增加管理和分配投資時間的情況下擴大投資組合多樣性的熱門選擇。

ETF代表一籃子股票或債券的所有權。如果基礎資產升值,ETF的價值也可能升值。此外,產生現金流的投資(如利息或股息)可能會自動再投資到基金中。然而,投資者需要了解一些缺點,才能進入ETF的世界。

主要要點

  •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已成為主動和被動投資者的極受歡迎的投資選擇。
  • 雖然ETF提供低成本的資產類別、行業和國際市場的訪問,但它們也有一些獨特的風險。
  • 了解ETF投資的細節很重要,以免在出現問題時措手不及。

佣金和費用

ETF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它們像股票一樣交易。ETF投資於一組獨立的公司,通常由一個共同的部門或主題聯繫在一起。投資者只需購買ETF,即可一次性收穫投資於那個更大投資組合的好處。

由於ETF具有股票性質,投資者可以在市場時間內買賣,也可以對購買進行高級訂單,例如限價單和止損單。相反,典型的共同基金購買是在市場收盤後進行的,這是由於該基金的資產淨值計算完成後才確定購買價格。

每次您買賣股票時,可能要付佣金。這同樣適用於買賣ETF。根據您交易ETF的頻率,交易費用可能迅速累加並減少您的投資績效。

無負荷共同基金則無需支付佣金或銷售費用,因此在這方面與ETF相比具有相對優勢。在比較ETF與類似的共同基金投資時,重要的是要注意交易費用。

如今許多在線經紀人提供股票和ETF零佣金交易。然而,您仍可能支付隱性佣金,如訂單流量付款(PFOF)。這種有爭議的做法會將您的訂單引導至特定對手方,而不是讓市場爭奪您的訂單以獲得最佳價格。

在選擇類似的ETF和共同基金時,需留意各自的費用結構,包括在主動管理的ETF中可能產生的交易費用。記住,像股票一樣頻繁交易ETF可能會通過迅速積累的佣金降低您的投資績效。

每個ETF還將附帶費用比率。費用比率是基金每年所需支出與總資產之間的比例。雖然這並不完全等同於投資者支付的費用,但效果類似:費用比率越高,投資者的總回報就越低。

相對於許多其他投資工具,ETF以低費用比率而聞名,但這仍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在比較其他相似的ETF時。

基礎波動和風險

ETF(如同共同基金一樣)經常因其提供給投資者的多樣化而受到推崇。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僅僅因為ETF包含多個基礎頭寸,並不意味著它對波動免疫。

大幅波動的潛力主要取決於基金的範圍。追蹤廣泛市場指數(如標普500)的ETF,可能不如追蹤特定行業或部門(如石油服務)的ETF波動性大。因此,了解基金的重點及其所包含的投資種類是至關重要的。隨著ETF行業不斷明確和普及,這一點變得更加重要。

在國際或全球ETF的情況下,該ETF所跟蹤國家的基本面很重要,該國貨幣的信用度也很重要。經濟和社會不穩定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於特定國家或地區的ETF的成功。這些因素必須在做出有關ETF可行性的決定時考慮。

此處的規則是了解ETF的跟蹤對象及其相關的基礎風險。不要因為某些ETF低波動性就認為所有ETF都是一樣的。

流動性低

在交易ETF、股票或任何其他公開交易的東西時,流動性是一個重要因素。流動性意味著當你買入某物時,有足夠的交易需求,您可以在不移動價格的情況下快速脫手。

如果一個ETF交易量很少,則根據您的頭寸大小相對於平均交易量,可能會在脫手投資時遇到問題。流動性不足的投資的最大標誌是買賣之間的巨大價差。您需要確保ETF在購買前是流動性的,最好的方法是研究其在一周或一個月內的價差和市場波動。

此處的規則是確保您感興趣的ETF在買賣雙方價格之間沒有巨大價差。更緊密的價差意味著更高的流動性,從而在進出交易時風險更低。

資本利得分配

在某些情況下,ETF會向股東分配資本利得。這對於ETF持有人來說並不總是理想的,因為股東需要支付資本利得稅。通常,基金保留資本利得並再投資而不是分配它們,這樣對投資者來說更好。

投資者通常希望再投資那些資本利得分配;為此,他們需要回到自己的經紀人那裡購買更多的ETF份額,這將產生新的費用。

由於不同的ETF對資本利得分配的處理方式各異,投資者在參與這些基金時需要了解這些不同點。投資者在投資前有必要了解ETF如何處理資本利得分配。

一次性投資與定期定額投資

假設您有5,000或10,000美元想要投資於某種指數ETF(如SPDR標普500 ETF(SPY),但不確定如何投資,是一次性投入還是定期定額投資。由於零費用ETF的普及,經紀人佣金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要。

一次性投資意味著您可以立即使全部投資工作,這在市場上升時很好,但如果市場看起來即將見頂或異常波動,則可能不太理想。

定期定額投資則是將5,000或10,000美元分散到每月的等額投資中。這種策略在市場下跌或波動時效果好,但如果市場在只投資了一部分資金時上升,則會有機會成本。而且即便是小額佣金在多次買入訂單中也會累積,除非您的經紀不收佣金。

槓桿ETFs

談到風險考量,許多投資者選擇ETF是因為他們認為它們比其他投資方式風險更低。前文中我們已討論波動性問題,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某些類別的ETF是風險顯著高於其他投資的。

槓桿ETF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日常重置的緣故,這些ETFs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經歷價值衰減,即使基礎指數馬不停蹄地增長。許多分析師警告投資者不要購買槓桿ETFs。採用這種方式的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他們的投資並注意風險。

某些ETF還是逆向的,這意味著它們與其參考或基準指數的走勢相反。槓桿逆向ETFs會返回基準的負2倍或3倍。由於其結構原因,逆向ETFs隨時間推移會價值衰減。

ETFs與ETNs

由於外觀相似,ETF和交易所交易票據(ETN)常被混淆。然而,投資者應記憶這些是完全不同的投資工具。ETNs可能也有既定策略,追蹤某一基礎指數的商品或股票,並需要費用等其他特徵。

儘管如此,ETNs與ETFs有不同的風險。ETNs面臨發行公司的償付風險。若發行銀行違約,甚至宣布破產,投資者通常會處於不利境地。這是一項不同於ETF的風險,且可能是渴望湧入ETF潮流的投資者所不了解的。

減少的可課稅收入靈活性

購買一組不同個股的投資者,比買同一組股票的ETF更具有靈活性。這對ETF投資者不利的一個方法是他們控制避稅收割的能力。如果股票價格下跌,投資者可以虧損賣出股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總資本利得和應課稅收入。

持有同樣股票但通過ETF持有的投資者沒有同樣的便利—ETF決定何時調整其投資組合,投資者必須買賣整組股票,而不是個別股票。

ETF溢價(或折價)對基礎價值

如同股票一樣,ETF的價格有時可能不同於該ETF的基礎價值。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實際支付比ETF組合中的基礎股票或商品更高的溢價來購買ETF。這並不常見,通常會隨時間得到糾正,但在買賣ETF時需要認識到這種風險。

檢查ETF相對於其資產淨值(NAV)的差異是否存在異常。如果它在市場上持續與其NAV不同步交易,可能會有問題。

控制問題

ETF吸引眾多投資者的一個原因也可以被視為行業的局限性。投資者通常無法對ETF的基礎指數中的個別股票發言權。這意味著希望避免特定公司或行業(例如道德衝突)的投資者無法擁有與專注於個股的投資者同等的控制權。

ETF投資者不必花時間選擇組成投資組合的個別股票;另一方面,投資者無法排除個股而不影響其整個ETF投資。

ETF績效期望

雖然這不像前面提到的一些缺點那樣是一項劣勢,但投資者應該帶著正確的ETF投資績效期望進行投資。

ETF通常與基準指數掛鉤,這意味著它們通常並非設計來超越該指數。尋求這種類型的超越績效(當然也帶來額外風險)的投資者也許應該尋找其他機會。

什麼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流動性?

在ETF投資中,流動性是一個重要考量。由於多種原因,ETF具有不同的流動性綜合情況。投資低流動性的ETF可能會花費更高的買賣價差,更少的盈利交易機會,甚至在極端情況下(例如市場大崩盤)難以撤資。

ETF是否比股票安全?

ETF是一籃子股票或證券,這意味著它們通常多樣化良好,但有些ETF投資於非常風險的行業或採用高風險策略,如槓桿。舉例來說,追蹤商品價格的槓桿ETF可能比穩定的藍籌股波動性更大,因此風險更高。

什麼是ETF的跟蹤誤差?

ETF的跟蹤誤差是其回報和基礎基準指數回報之間的差異。跟蹤誤差通常很小,最大規模和廣泛持有的ETF的跟蹤誤差最小。

為什麼逆向和槓桿ETF只適用於日內交易?

逆向和槓桿ETF經常使用衍生合約(如期權和短期遠期合約)來實現其目標。這些類型的工具固有時間衰減,因此隨時間推移失去價值,無論ETF所追蹤的指數或基準發生什麼。因此,這些產品僅適用於日內交易者或持有期很短的人。

總結

現在您了解了ETF的風險,您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資決定。ETF的人氣增長驚人,且在很多情況下,這種人氣是當之無愧的。但像所有好東西一樣,ETF也有其缺點。

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需要了解某項投資工具的所有事實,ETF也不例外。了解其缺點將幫助您避開潛在陷阱,如果一切順利,將收益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