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因其低成本的特點而聞名。然而,確定ETF的實際價格可能會有些困難,部分原因在於基金的淨資產價值(NAV)和其即時NAV(iNAV),以及當前的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這些價格之間的不同可能導致所謂的溢價和折價,分別發生在ETF高於或低於其NAV交易時。 有時,反映溢價和折價的圖表可能會使客戶在交易時遇到顯著的價格變化。然而,根據FactSet 2018年的報告,大多數情況下這並不會發生,因為溢價和折價往往是短暫的。

溢價/折價的變化

舉例來說,該報告指出了MSCI EAFE ETF(EFA)。該ETF的交易價格與其即時公允價值非常接近:其平均每日價差僅為0.01%,每日交易額達13.8億美元。這表明這種ETF的套利系統運行良好,能夠輕鬆進行買賣。由於個體爭奪利潤,ETF的買賣價格仍然與其底層投資組合價值緊密對應。結果是,它的一年中位數溢價僅為0.06%,其中大部分是由其0.04%的費用引起的。

然而,一個微小的溢價對投資者來說不一定是一個重大問題。更讓人擔心的是,像EFA這樣的ETF在單一天內可能在中位數以上和以下大幅波動。如果有可能ETF在一天結束時的交易價格低於3%的折價,而到第二天便上升到2%的溢價,這可能會使投資者感到不安。

在這類情況下,有一些重要因素需要記住。ETF當日可能以其NAV與收盤市場價格不一致結束,但它仍然與其底層投資組合的價值保持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比如報告所指,單一天折價和下一天溢價之間的變化只是統計上的假象。

其中一個原因是EFA特別持有外國股票。該基金的會計師須對每個證券進行估值以確定NAV。由於證券估值和匯率換算並不在同一時間段內進行,因此在收盤後交易時段,NAV會變得過時。結果就是溢價和折價的波動。

為什麼存在溢價/折價的假象

對於與美國股市收盤時間同步的基金,這不是一個問題。這些基金可以利用最新價格來估值底層證券,確保沒有差異。然而,對於像EFA這樣的基金,預期會有一些溢價和折價的假象是正常的。

這不僅僅影響持有外國股票的基金。那些涉及固定收益、貴金屬、非本國貨幣現金和期貨的ETF也存在同樣的同步問題。由於其NAV並非最新,它們最終反映出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溢價和折價變化。

特別是債券ETF在美國國債市場方面會遇到問題,該市場於美東時間下午3點關閉。再加上一些債券ETF的NAV是基於收盤買入價而不是最後交易價格來確定的,這就有更多的原因為什麼它們可能會顯示出溢價或折價。

這並不是說所有基金都會遇到虛假的溢價/折價假象,或者所有這種類型的差異都是誤導的。這僅僅意味著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在某些情況下,ETF的溢價和折價幅度可能僅僅是看似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