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是什麼?

退場策略是投資者、風險資本家或企業主在預定條件達成或超過時,對金融資產進行清算或處置實體業務資產的應急計畫。

退場策略可能在退出不良投資或關閉虧損業務時執行。在這種情況下,退場策略的目的是限制損失。

退場策略也可能在投資或業務達到其盈利目標時執行。例如,創業公司的天使投資者可能計畫通過首次公開募股 (IPO) 退出。

其他執行退場策略的原因可能包括由災難性事件引起的市場條件顯著變化;法律原因,如遺產規劃、責任訴訟或離婚;或甚至是因為企業主/投資者退休並希望套現。

關鍵要點

  • 退場策略是一個有意識的計畫,用於處置業務投資或金融資產
  • 退場策略有助於最大化投資收益並最小化損失。
  • 創業公司的退場策略包括首次公開募股(IPO)、收購或收購,也可能包括清算或破產以退出不良公司。
  • 成熟企業的退出計劃包括兼併和收購,以及對無力償債公司的清算和破產。
  • 投資者的退場策略包括1%規則、基於百分比的退出、基於時間的退出或出售業務股份。

理解退場策略

無論投資類型或業務風險如何,有效的退場策略應該為每一個正負情況制定計劃。這種計劃應是確定與投資或業務風險相關風險的核心。

退場策略是企業主賣出公司所有權給投資者或其他公司的策略計劃。它提供了一個減少或清算業務所有權的過程,如果業務成功,還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如果業務不成功,退場策略(或退出計劃)使得業主能夠限制損失。退場策略也可能被投資者如風險資本家用來準備套現投資。

對於投資者來說,退場策略和其他資金管理技術可以極大地幫助去除情感並減少風險。在進行投資之前,投資者應設置一個賠本的退出點和一個盈利的退出點。

誰需要退場策略?

大小公司的企業主都需要制定和保持計劃,以控制當他們想退出時業務的情況。創業公司的企業家可能通過IPO、戰略收購或管理層收購(MBO)退出業務,而大公司的CEO可能會通過兼併和收購作為退場策略。

投資者如風險資本家或天使投資者需要退出計劃來減少或消除對表現不佳的投資的曝光,以便能夠抓住其他機會。精心設計的退場策略還提供了在實現未實現收益時預定退出點的指導。

為什麼要有退場策略?

企業和投資者應該有明確定義的退出計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損失並最大化投資收益。以下是幾個為什麼要有退出計劃的具體原因。

去除情感:

一個退出計劃可以去除決策過程中的情感。在預先設定的退出水平離場或出售業務幫助避免恐慌性拋售或在情感高漲時做出倉促決定,這可能會增加損失或無法完全實現盈利。

設定目標:

有一個帶有具體目標的退出計劃有助於回答重要問題並指導未來的戰略決策。例如,創業公司的退出計劃可能包括根據收入營業所得的一個未來收購價格。這一數字將幫助制定戰略決策,以便達到預定的銷售目標。

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對於當事情不按計劃進行時的情況制定退場策略至關重要。例如,企業主面臨突發疾病的時候該怎麼辦?如果公司失去一個重要供應商或客戶又該如何?這些情況需要提前計劃,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損失並把握收益。

繼承計劃:

退出計劃詳細說明了關鍵人員離開時業務會發生什麼。例如,退場策略可能通過繼任計劃規定公司繼承給其他家庭成員或出售給其他所有者或創始人。仔細詳細的繼任計劃能幫助在企業主想離開或不得不離開時避免潛在的衝突。

創業公司的退場策略

在創業公司情況下,成功的企業家會計劃一個全面的退場策略,以為業務運營未達到預定目標做好準備。

如果現金流下降到業務運營不再可持續的程度,且外部資金注入不再可行以維持運營,那麼計劃終止運營和清算所有資產有時是限制進一步損失的最佳選擇。

大多數風險資本家堅持在投入任何資本之前,必須在商業計劃中包含一個精心策劃的退場策略。企業主或投資者也可能在另一方提出豐厚的報價時選擇退出。

理想情況下,企業家會在初始商業計劃中制定退場策略,然後再啟動業務。退出計劃的選擇將影響業務發展決策。常見的退場策略類型包括IPO、戰略收購和管理層收購(MBO)。

企業家選擇的退場策略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他們在業務中想保留多少控制權或參與以及他們是否希望公司繼續以相同方式運營,或者他們是否願意看到其未來的變化。企業家會希望為其所有權股份獲得公平的價格。

例如,戰略收購會解除創始人的所有權責任,但也意味著放棄控制權。IPO通常被認為是最終的退場策略,因為它們與聲譽和高回報相關。相比之下,破產被視為退出創業公司最不理想的方式。

退場策略的一個關鍵方面是業務估值,有專家可以幫助企業主(和買家)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以確定公平價值。還有過渡經理,其角色是協助賣方制定退場策略。

成熟企業的退場策略

在成熟企業的情況下,成功的CEO會將全面的退場策略作為公司應急計劃的一部分。

大公司通常偏愛兼併或收購作為退場策略,因為這可以是補償所有者和/或股東的一種有利方式。競爭對手常常願意付出溢價來收購能夠增加其市場份額、獲取智慧財產權或消除競爭的公司。這提高了其他競爭者也為該公司提供出價的可能性,最終獎勵了企業的賣方。

然而,以兼併和收購為重點的退場策略應考慮到組織大型交易的時間和成本以及反壟斷法等法律考慮。

成熟企業也會計劃如何退出不良業務,這通常涉及清算或破產。清算包括關閉業務並出售所有資產,剩餘現金用於償還債務並分配給股東。

如上所述,大多數企業將破產視為最後的退出選擇;然而,有時它成為唯一可行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資產被沒收,並從債務中獲得救濟。然而,宣布破產可能會防止企業主借款或未來創辦另一家公司。

投資者的退場策略

投資者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退場策略來明智地管理他們的投資。下面,我們了解幾種有助於最大化收益並降低風險的策略。

出售股權:

擁有創業公司或小公司股份的投資者可通過將其業務股份出售給其他投資者或家庭成員來退出。出售股權可能是創始人創業時商定的繼任計劃的一部分。如果將創業公司的股份出售給家庭成員,重要的是他們了解投資的任何條件。

1% 規則:

投資者採用這一規則,當最大損失等於其流動淨值的 1% 時退出一項投資。例如,如果 Olivia 的流動淨值為 200 萬美元,她會在投資產生 2 萬美元 ((1 ÷ 100) × 2,000,000) 損失的情況下退出。1% 規則幫助投資者系統地保護其資本。

百分比退出:

通過使用這一策略,投資者在投資從購買價格上漲或下跌一定比例後退出投資。例如,天使投資者 Ethan 可能會決定在其在創業公司的股份獲得 300% 投資回報 (ROI) 時出售其股份。反之,風險資本家 Amelia 可能會決定在其在創業公司的股份價值下降 20% 時出售其股份。

基於時間的退出:

投資者採用這一策略,在特定時間過後退出其投資。例如,Noah 可能會決定在 18 個月後如果其投資未產生正回報就出售其在業務中的股份。基於時間的退出有助於釋放不良投資中的資本,可用於其他機會。

總結

退場策略是指當預定條件達成時業務主或投資者如何清算資產。退出計劃有助於通過控制情感並設定可量化的目標來最大化潛在利潤並最小化潛在損失。

創業公司的常見退場策略包括IPO、戰略收購和MBO。更加成熟的公司通常偏愛兼併或收購作為退場策略,但如果變得無力償債,也可能選擇清算或申請破產。與此同時,投資者可以使用1%規則、基於百分比的退出、基於時間的退出或將其股份出售給其他投資者或家庭成員來退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