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下行風險(Downside Risk)?

下行風險是對一種證券在市場條件導致該證券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潛在價值損失的估算。根據所使用的衡量標準,下行風險解釋了投資的最壞情況,並指出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多少。由於不考慮利潤潛力,下行風險衡量被認為是單向測試。

主要要點

  • 下行風險是對一種證券在市場條件導致該證券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潛在價值損失的估算。
  • 某些投資具有無限的下行風險,而其他投資具有有限的下行風險。
  • 下行風險計算的例子包括半偏差、在險價值(VaR)和Roy的安全第一比率。

評估風險

投資可能具有有限或無限的下行風險。例如,股票購買的下行風險有限,僅受零的制約。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投資,但不會更多。通過賣空進行短倉可能存在無限的下行風險,因為證券價格可以無限上漲。

類似地,多頭期權(無論是看漲還是看跌期權)的下行風險僅限於期權溢價的價格,而「無保護」看漲期權空倉具有無限的潛在下行風險,因為股票上漲的幅度無法預計。無保護看漲期權被認為是最具風險的期權策略,因為期權賣方不擁有該證券,並且必須在開放市場上購買以履行合約。

投資者、交易者和分析師使用各種技術和基本指標來估算投資價值下降的可能性,包括歷史表現和標準差計算。投資者通常會將特定投資相關的潛在風險與可能的回報進行比較。

下行風險與上行潛力形成對比,後者表示證券價值增加的可能性。

測量下行風險

半偏差

對於投資和投資組合,常見的下行風險衡量標準是下行偏差或半偏差。它是標準差的變種,僅衡量壞波動的偏差以及損失的偏差有多大。

由於上行偏差也用於標準差的計算,投資經理可能會因利潤波動較大而受到處罰。下行偏差通過僅關注負回報來解決這個問題。

標準差(σ)衡量數據與其平均值的偏差,計算如下:

σ = sqrt(∑i=1N (xi − μ)2 / N)

  • x = 數據點或觀測值
  • μ = 數據集的平均值
  • N = 數據點數量

下行偏差公式使用相同的公式,但而不是使用平均值,而是使用某個回報閾值——通常使用無風險利率。

假設對某項投資的以下10個年回報:10%、6%、-12%、1%、-8%、-3%、8%、7%、-9%、-7%。在上述例子中,任何低於0%的回報都用於下行偏差計算。

該數據集的標準差為7.69%,該數據集的下行偏差為3.27%。這表明總波動性的大約40%來自負回報,這暗示60%的波動性來自正回報。這樣分解開來,很明顯這個投資的大部分波動是「良性」波動。

SFR比率

SFR比率或Roy的安全第一準則根據投資組合的回報低於最低理想值的概率來評估投資組合。在這裡,最佳投資組合是將投資組合回報跌破閾值水平的概率降到最低的那一個。投資者可以使用SFR比率來選擇最有可能實現所需最低回報的投資。

VaR

在企業級別,最常見的下行風險衡量標準是在險價值(VaR)。VaR估算在給定概率下,考慮典型市場條件,在某個設置的時間段內(如一天、一周或一年)公司及其投資組合可能會損失多少。

VaR經常被分析師、公司和金融行業的監管機構使用,以估算在某種概率下需要覆蓋的潛在損失的總資產數量,例如可能在5%的時間內發生的情況。對於給定的投資組合、時間跨度和既定概率p,p-VaR可以描述為排除概率小於p的更差結果的期間內的最大估計損失。

風險與下行風險有何不同?

風險是投資者承擔的證券價值波動性增加或減少的機會。由市場事件觸發的意外下降,就是下行風險。下行風險代表最壞的情況。

風險如何影響投資回報?

與投資相關的風險水平與投資可能獲得的回報水平相關。投資者通常會在有相應回報的情況下承擔更大的風險。

下行風險是長期還是短期影響?

下行風險通常會導致投資在短期內失去價值。股票和債券市場可能會在長期內產生正面結果,但市場事件可能會導致特定投資或行業在短期內價值下降。

總結

投資者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即證券價值可能增加或減少。下行風險代表最壞的情況,可能由市場或經濟事件引起,導致證券價格在短期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