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記名股票?

不記名股票是一種股權證券,由持有實物股票憑證的人或實體完全擁有,因此得名「不記名股票」。發行公司既不註冊股票擁有者,也不追蹤所有權的轉讓;公司在持有者提交實物票據時向其支付股息。由於股票未註冊,因此轉讓所有權僅需交付實物文件。

關鍵要點

  • 不記名股票是未註冊的股權證券,由持有實物股票文件的人擁有。
  • 發行公司向實物票據的擁有人支付股息。
  • 雖然不記名股票曾在歐洲、南美等地區廣泛使用,但許多大公司已不再使用,並轉向使用註冊股票。
  • 由於不記名股票增加了成本,且被視為為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活動籌集資金的便捷工具,其全球使用量已大幅減少。

不記名股票的運作方式

不記名股票缺乏普通股的監管和控制,因為所有權從未被記錄。不記名股票類似於無記名債券,後者是屬於實物證書持有人的定息證券,而不是註冊擁有者。

不記名股票通常是國際證券,在歐洲和南美洲較為常見——儘管隨著政府對涉及匿名的非法活動的打擊力度加大,這些國家的不記名股票使用量已經減少。雖然某些法域(如巴拿馬)允許使用不記名股票,但對分配給持有者的股息徵收懲罰性預扣稅以遏制其使用。世界上唯一可以自由使用不記名股票而無需擔負額外成本的國家是馬紹爾群島。

過去十多年來,許多大型外國公司也選擇全面轉向使用註冊股票。例如,總部位於德國的製藥巨頭拜耳公司(Bayer AG)在2009年開始將所有不記名股票轉換為註冊股票,英國在2015年根據《2015年小型企業、企業和就業法》的規定,廢除了不記名股票的發行。

瑞士這個以強調銀行交易保密性而著稱的法域,也已廢除了不記名股票。2019年6月,瑞士政府的聯邦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新聯邦法,宣布除上市公司和中介證券外,不記名股票的終結。所有其他現有不記名股票必須轉換為註冊股票。

在美國,不記名股票主要成為州政府治理的問題,而且在許多法域的公司法中並不傳統地被認可。德拉瓦州成為美國第一個在2002年禁止銷售不記名股票的州。

不記名股票對一些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隱私,但代價是維持隱私的成本增加,包括律師費和稅費。

使用不記名股票的好處

使用不記名股票唯一的實際好處是隱私。由持有不記名股票的公司擁有者保持最高程度的匿名性。雖然處理購買的銀行知道購買人的聯繫信息,但在某些法域,銀行沒有法律義務披露購買者的身份。銀行還可以代表股東接收股息支付,並在股東大會上提供所有權確認。此外,購買也可以由實際擁有者的代表(如律師事務所)進行。

不記名股票雖然有其固有的缺點,但也有一些合法用途。資產保護是使用不記名股票的最常見原因,因為它們提供的隱私。例如,不希望在離婚或責任訴訟等法律程序中風險資產被扣押的個人可能會求助於使用不記名股票。

不記名股票的缺點和風險

持有不記名股票往往會因此支付增加的成本,如聘請專業代表和顧問來維持不記名股票的隱私。除非不記名股票持有人是財務和/或法律專家,否則避免與不記名股票相關的眾多法律和稅務陷阱可能是一項棘手的挑戰。

此外,在9/11事件後,反恐策略的一部分是切斷恐怖主義資金來源。因此,為了阻止恐怖主義資金、洗錢和其他非法公司活動,許多法域制定了新的法律,對不記名股票的使用進行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或者完全廢止了不記名股票的使用。

不記名股票的例子

例如,巴拿馬文件醜聞廣泛使用不記名股票來隱藏真實的股票所有權。巴拿馬文件醜聞是一項財務文件洩露,揭露了超過200,000個高淨值個人、公共官員和來自200個國家的實體參與的避稅天堂網絡。它導致許多銀行和金融機構不願意為涉及不記名股票的公司或股東開設帳戶或與其有任何關聯。願意處理不記名股票的法域和金融機構的選擇大幅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