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旨在複製某個指數或其他基準的回報。槓桿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則試圖提供更高的回報。

與其他ETFs一樣,投資者可以選擇基於標普500指數或NASDAQ 100指數的ETF,或選擇跟蹤特定行業或部門的ETF。

關鍵要點

  • 槓桿型ETFs旨在超越其基於的指數或其他基準的回報。
  • 依賴衍生品,槓桿型ETFs試圖將基準的變化倍增或三倍增。
  • 槓桿型ETFs的不斷再平衡創造了更高的成本,這會侵蝕投資者的回報。
  • 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如果能夠管理自己投資組合,可能更適合直接控制他們的指數暴露和槓桿比率,而不是通過槓桿型ETFs。

關於槓桿型ETFs

像股票一樣,ETFs的份額在公共交易所交易。像共同基金一樣,ETFs允許個人投資者從加入由許多投資者貢獻的大量資金池中受益,實現多元化和規模經濟。

大多數ETFs是被動投資。它們嚴格投資於某個特定指數中列出的股票、債券或其他資產,僅在指數被修改時進行買賣。

首個槓桿型ETFs

首個槓桿型ETFs於2006年夏天推出,經過約六年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審查。

與其他ETFs一樣,槓桿型ETFs通常模仿指數基金,該基金的資本,加上投資者的股本,提供了更高的投資暴露水平。通常,槓桿型ETF將為每1美元的投資者資金維持2美元或3美元的指數暴露。

該基金的目標是使用借入資金進行的投資未來的增值超過資金本身的成本。

保持資產價值

早在ETFs推出之前,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第一批投資基金稱為封閉式基金,即發行的股份數量是固定的。其定價由供求決定,並經常偏離基金中資產的價值或淨資產價值(NAV)。這使許多潛在的投資者感到困惑和卻步。

ETFs通過允許管理層根據需要創建和贖回股份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使基金變成無約束的,而不是封閉的,並為管理層創造了一個套利機會,幫助保持股價與基礎資產的NAV一致。

因此,即使交易量非常有限的ETFs其股價也幾乎與其NAV相同。

需要了解的是,ETFs幾乎總是完全投資的;不斷的股份創建和贖回會增加交易成本,因為基金必須調整其投資組合的大小。這些交易成本由基金中的所有投資者承擔。

雖然所有ETFs都有費用,但相比於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其費用通常非常低。另一方面,為了與指數ETFs競爭,大多數指數共同基金的費用也已大幅降低。檢查任何您考慮的基金的「費用比率」。

指數暴露

槓桿型ETFs通過使用衍生品增加或減少其對基礎指數的暴露,以回應股份的創建和贖回。最常用的衍生品是指數期貨、股票掉期和指數期權。

槓桿型指數基金的典型持有包括大量的現金投資於短期證券,以及較小但高度波動的衍生品組合。現金被用來履行衍生品的任何財務義務。

還有逆向槓桿型ETFs,它們使用相同的衍生品來獲得基礎ETF或指數的短暴露。這些基金在指數下跌時獲利,在指數上漲時虧損。

每日再平衡

保持固定槓桿比率,通常是資產的兩倍或三倍,是複雜的。基礎指數價格的波動改變了槓桿型基金資產的價值,這需要基金改變其總指數暴露量。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基金擁有1億美元的資產和2億美元的指數暴露量。第一天交易中指數上漲1%,使公司獲利200萬美元。(此例中假設無費用。)該基金現在擁有1.02億美元的資產,必須增加其指數暴露量至2.04億美元(在這個例子中加倍)。

保持固定槓桿比率允許基金立即再投資交易收益。這種不斷的調整稱為再平衡,使得基金能夠在任何時刻提供指數的兩倍暴露,即使指數近期上漲50%或下跌50%。如果沒有再平衡,基金的槓桿比率每天都會變化,基金的回報(相較於基礎指數)將無法預測。

在下跌的市場中,再平衡具有長期暴露的槓桿型基金可能會是個問題。減少指數暴露允許基金在低迷中生存並限制未來虧損,但也鎖定交易虧損並使基金資產基礎縮小。

舉例來說,假設指數連續四天每天損失1%,第五天上漲+4.1%,這使其恢復所有損失。在這段期間,基於該指數的兩倍槓桿ETF會有什麼表現?

日期 指數開盤 指數收盤 指數回報 ETF開盤 ETF收盤 ETF回報
星期一 100.00 99.00 -1.00% 100.00 98.00 -2.00%
星期二 99.00 98.01 -1.00% 98.00 96.04 -2.00%
星期三 98.01 97.03 -1.00% 96.04 94.12 -2.00%
星期四 97.03 96.06 -1.00% 94.12 92.24 -2.00%
星期五 96.06 100.00 +4.10% 92.24 99.80 +8.20%

到週末時,我們的指數已返回至起點,但我們的槓桿ETF仍然略微下降(0.2%)。這並不是四捨五入錯誤,而是槓桿基金資產基礎較小所致,它需要更大的回報,準確來說是8.42%,才能回到原始水平。

這個效應在此例中較小,但在非常波動的市場中長期下來會顯得相當顯著。跌幅越大,差異便會越大。

模擬每日再平衡在數學上很簡單,需做的大致是將每日的指數回報翻倍。更為複雜的是估算費用對投資組合每日回報的影響。

表現與費用

假設投資者分析了過去三年標普500指數每月的回報,發現平均月回報為0.9%,標準差為2%。假設未來的回報與近期的歷史平均值一致,基於這一指數的兩倍槓桿ETF預期回報為預期回報的兩倍,波動性為預期的兩倍(即1.8%的月回報和4%的標準差)。大部分這種收益將來自資本增值而非股息。

然而,這1.8%的回報是扣除基金費用前的。槓桿型ETFs產生三類費用:管理、利息和交易費用。

管理費

管理費是由提供基金的公司收取的費用。這一費用在招股說明書中有詳細說明,可能超過基金資產的1%。這些費用涵蓋了營銷和基金管理成本。

所有衍生品的價格中都內含一個利率。這個利率稱為無風險利率,非常接近於美國政府短期證券的利率。買賣這些衍生品也會導致交易費用。

利息和交易成本

不易確定和計算利息及交易費用,因為它們不是單獨列出來的項目,而是在逐漸減少基金的盈利。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將槓桿型ETF的表現與其基礎指數的表現進行比較幾個月,檢查預期和實際回報之間的差異。

假設一個兩倍槓桿的小盤ETF擁有5億美元的資產,對應的指數交易價格為50美元。該基金購買衍生品以模擬10億美元的小盤指數暴露,即2000萬股,使用指數期貨、指數期權和股票掉期的組合。

基金保持大量現金以抵消指數期貨和股票掉期的潛在下跌。這些現金投資於短期證券,幫助抵消這些衍生品的利息成本。

基金每天根據指數價格波動和股份創建和贖回義務對其指數暴露進行再平衡。在一年內,這些操作產生了3300萬美元的費用,如下:

費用類別 費用 百分比
利息成本 2500萬美元 5% 的 5億美元
交易成本 300萬美元 10億美元的0.3%
管理費 500萬美元 5億美元的1%
總費用 3300萬美元 – –

一年後,指數增加了10%,至55美元,2000萬股現在值11億美元。基金已產生1億美元的資本增值和股息,並承擔了3300萬美元的總費用。

扣除所有費用後,所得增益6700萬美元代表了基金投資者的13.4%增益。

另一方面,若指數下降10%,至45美元,結果會非常不同。投資者將損失1.33億美元,即投資資金的25%。基金還會出售部分這些折價證券,以將指數暴露減少至7.34億美元,即投資者股本量(現在為3.67億美元)的兩倍。

此示例未考慮每日再平衡。好的或不好的連續每日回報可能顯著影響基金的股票持有量和表現。

槓桿型ETF的例子

ProShares UltraPro Short QQQ ETF 是交易最活躍的槓桿型基金之一。代號為SQQQ,該基金旨在反應納斯達克100指數日內變化的三倍。

2倍和3倍槓桿型ETF的區別是什麼?

2倍槓桿型ETF旨在反應基礎資產或部門移動的兩倍。3倍槓桿型ETF旨在反應基礎資產或部門移動的三倍。

為什麼三倍槓桿型ETF長期來說不好?

三倍槓桿型ETFs通常不被認為是明智的長期投資有幾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波動和槓桿成本隨時間拖累回報。

總結

槓桿型ETFs,如大多數ETFs,購買和出售都很簡單,但幕後卻有更大的複雜性。基金管理不斷買賣衍生品以維持目標指數暴露。這就導致了利息和交易費用,以及每日再平衡造成的指數暴露波動。

由於這些因素,不可能有任何基金能長期提供指數的兩倍回報。了解這些產品的最佳方式是研究該ETF與基礎指數的過去每日回報。

對於已經熟悉槓桿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槓桿型ETFs可能沒有太多吸引力。這些投資者可能更願意自己管理投資組合,並直接控制自己的指數暴露和槓桿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