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危難證券(Distressed Securities)?

危難證券是由接近破產或正在經歷破產的公司所發行的金融工具。危難證券可以包括普通股和優先股、銀行債務、貿易索賠和公司債券。

如果某個證券未能維持某些契約(例如維持一定的資產負債比率或特定的信用評級),那麼該證券也可以被視為危難證券。

由於發行公司無法履行其財務義務,它們的金融工具會遭受實質性的價值減少。然而,由於危難證券具有隱含的高風險,它們可以為高風險投資者提供高回報的潛力。

關鍵要點

  • 危難證券是由接近或正在破產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
  • 公司可能也已經違反了契約(證券發行的條件),這通常是破產的前兆。
  • 某些高風險投資者,有時被稱為『鷹派』,願意投資於危難證券,希望快速獲利。

理解危難證券

危難證券通常吸引那些尋找便宜貨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願意接受風險。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投資者認為公司的情況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糟,因此他們預期他們的投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值。在其他情況下,投資者可能預見公司會破產。然而,他們相信在清算時可能會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他們所購買的證券。

在許多情況下,發行危難證券的公司最終會申請第11章或第7章破產。因此,對這些證券感興趣的投資者需要考慮在破產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情況。在大多數破產情況下,股權——如普通股——會被判為無價值。這使得投資於困境股票極其風險。然而,高級債務工具,如銀行債務、貿易索賠和債券,可能會有一些回報。

特別是,如果一家公司申請第7章破產,它將停止運營並進行清算。此時,它的資金會分配給其債權人,包括債券持有人。

相反,根據第11章破產,一家公司會重組並繼續運營。如果重組成功,其危難證券,包括股票和債券,可能會帶來驚人的利潤。

危難證券的例子

當發行公司的證券無法履行許多財務義務時,這些證券會被標記為困境。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證券會被信用評級機構,如標準普爾或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評級為「CCC」或以下的信用評級。危難證券可以與垃圾債券形成對比,後者通常被評為 BBB或更低的信用評級。

通常,危難證券的預期回報率比所謂的無風險資產(如美國國庫券或國庫債券)的回報率高出1000個基點。例如,如果五年期國庫債券的收益率為1%,那麼困境公司債券的回報率為11%或更高,因為一個基點相當於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