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目的地交貨 (Delivered-at-Place, DAP)?

目的地交貨(DAP)是一個國際貿易術語,用於描述賣方同意支付所有成本並承擔將已售貨物運送到指定地點的所有潛在損失。在DAP協議中,買方需支付進口關稅和任何適用的稅款,包括報關和當地稅款,一旦貨物抵達指定目的地。此術語在2010年國際商會(ICC)第八次出版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中被引入。

關鍵要點

  • 目的地交貨是一個國際貿易術語,此術語在國際商會第八次出版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被引入。
  • 在DAP下,賣方同意支付所有運輸已售貨物到特定地點的成本並承擔任何潛在損失。
  • 簡單來說,賣方在DAP規則下承擔將貨物送到協議地點的所有風險和成本。
  • 一旦貨物到達目的地,買方承擔所有風險和責任。
  •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有助於澄清買賣雙方在貿易合同中的權利和責任。

目的地交貨 (DAP) 如何運作

買賣雙方在簽訂貿易合同時經常會面臨複雜的情況,無論他們是否在同一個國家。因此,有規則和條例明確規定了每一方在金融合同中的角色和責任,這些規則被稱為《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其中一項是目的地交貨(DAP)協議。

DAP的意思是賣方承擔所有將貨物運送到協議地點的風險和成本。這意味著他們需對包裝、文件、出口批准、裝載費用和最終交付負責。買方則承擔卸貨和清關的風險和責任。

DAP協議適用於任何形式或組合形式的運輸。通常會列出買方開始承擔財務責任的點,例如「目的地交貨,奧克蘭港」。

此術語在2010年被引入,當時DAP取代了未完稅交貨(DDU)術語。儘管DDU可能還在口語中使用,但DAP現在是國際貿易中使用的正式術語。

DAP的反義詞是付稅交貨(DDP),這表示賣方必須承擔關稅、清關和任何稅款。

DAP的義務

國際商會對於每個國際貿易術語都規定了明確的義務。以下是雙方的主要責任:

賣方

  • 文件:根據DAP規則,賣方必須確保任何文件,包括貨物數量清單、商業發票以及與出口相關的任何包裝和標記。
  • 許可:賣方必須確保任何出口貨物所需的許可,並處理他們端的任何海關問題。
  • 運輸:這一類別包括貨物的預運輸、送至港口、裝載到集裝箱以及主要運輸/送達目的地。
  • 成本:賣方必須承擔運輸成本,並支付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任何損失。
  • 交付證明:這由賣方在集裝箱到達目的地後提供給買方。

買方

  • 付款:買方必須與賣方確定並支付貨款。他們還需要通知賣方目的地。
  • 進口:貨物一旦到達目的地,買方必須處理與進口相關的任何問題,包括任何正規手續,例如進口表格。
  • 卸貨:買方必須安排從運輸船舶上卸下貨物。
  • 成本:貨物抵達目的地後,買方承擔進口關稅、稅款和徵費的成本。
  • 運輸:一旦卸貨,買方負責將貨物從目的地/港口運送到下一個地點,可能是倉庫、存儲設施或零售地點。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重要性

國際商會成立於1919年。它在1936年建立了《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作為促進國內和國際貿易的一種方式。自那時以來,商會發布了八個更新版的術語,以消除過時的術語。目的地交貨就是其中一個簡化項目,因為其定義無論使用何種運輸方式均適用。

國際商會和《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主要驅動力是對國際合同中相對方責任的明確理解,特別是誰負責運輸什麼到哪裡。有了國際商會發佈的具體定義,合同可以引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簽署各方對責任有共同的理解。

即便有DAP安排的明確指南,仍有一些情況會導致爭議,例如當貨物承運人由於未能及時卸貨而產生滯期費,這是因為一方未能提供適當的清關文件。在這些情況中,通常是由延誤提供文件的一方負責,但確定這點可以是困難的,因為文件要求是由控制港口的國家和地方當局規定並因國家而異。確實,即使有明確的合同術語,國際貿易法仍可能相當複雜。

目的地交貨的含義是什麼?

目的地交貨是國際商會制定與國際貿易相關的一項規則。根據這條規則,賣方負責準備和運送貨物到買家的位置,並支付運費以及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任何損失。另一方面,買方必須承擔稅款、關稅和徵費的成本,並必須在貨物到達時卸貨。

什麼是《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是一套國際貿易規則,由國際商會制定,概述了買賣雙方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金融合同的責任。因此,當雙方處於不同國家時,它們提供了財務合同的清晰度。自1936年成立以來,《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定期更新。例子包括目的地交貨、支付運費和保險金和付稅交貨。

DAP和DDP有什麼區別?

DAP和DDP是國際貿易中使用的兩個《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根據DAP或目的地交貨,買賣雙方分攤一些貨物運輸的責任。賣方裝載並運送貨物給買方,還需要承擔運輸成本和途中可能產生的任何損失。一旦貨物到達目的地,買方接管,這意味著他們負責任何稅款、關稅或費用,並負責卸貨。

而付稅交貨(DDP)則稍有不同。根據這條規則,賣方承擔與運輸相關的所有風險、責任和成本,這包括運費、保險、關稅(進口和出口)和與買方協議的任何其他費用。

總結

國際貿易可以非常複雜和棘手。這就是為什麼國際商會制定了《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這是一套定期更新的規則。這份名單為買賣雙方在簽訂金融合同時提供了指導,尤其是當他們處於不同國家時。

目的地交貨就是其中一個術語。根據DAP規則,賣方在貨物抵達目的地之前,承擔大部分準備和運輸成本和責任。到了目的地,買方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