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成本加運費(CFR)?

成本加運費(CFR)是一個在國際貿易合同中使用的法律術語。在指定為成本加運費的銷售合同中,賣方必須安排將貨物通過海運運送到目的港,並向買方提供必要的文件以從承運人那裡取得貨物。

在成本加運費銷售中,賣方不負責為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失或損壞投保海上保險。成本加運費僅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的貨物。

成本加運費過去縮寫為C&F。1990年,國際商會(ICC)在收到用戶對於在電報消息和其他技術中使用與符號的困難投訴後,將其更改為CFR。

主要要點

  • 成本加運費是一個法律術語,規定賣方必須通過海運將貨物運送到目的港,並向買方提供必要的文件以在目的港提取貨物。
  • 如果買賣雙方同意在交易中包含成本加運費,這意味著賣方不負責在運輸過程中為貨物投保。
  • 成本加運費是一個常用的國際商業條款(Incoterm),這是一套由國際商會(ICC)發布並定期更新的全球認可的貿易合同標準條款。

理解成本加運費(CFR)

涉及國際運輸的合同通常包含縮寫的貿易條款,這些條款描述了交貨的時間和地點、付款、風險轉移的條件以及負責運費和保險費用的方。

如果買賣雙方同意在交易中包含成本加運費,賣方必須安排並支付將貨物運送到指定港口的運費。賣方必須交付貨物、完成出口清關並將其裝載到運輸船上。一旦賣方將貨物裝載到船上,風險即轉移給買方,但主要運輸之前。這意味著賣方不負責在運輸過程中為貨物投保。

成本加運費是一個國際商業條款(Incoterm)。為了促進國際貿易,國際商會(ICC)發布並定期更新這一套全球認可的條款,旨在防止混淆,明確買賣雙方的義務,例如運輸和出口清關義務以及風險從賣方轉移給買方的物理點。

與成本加運費(CFR)類似的國際商業條款

對於通過海運或內河運輸的國際貨物,有三個與CFR密切相關並經常在貿易合同中使用的國際商業條款:

  • 船邊交貨(FAS):賣方只需將貨物交付到船舶旁,貨物的責任在此點轉移給買方。
  • 裝運港船上交貨(FOB):賣方還需要將貨物裝上船。
  • 成本、保險加運費(CIF):與CFR類似,賣方需安排將貨物運送到目的港,但賣方還需投保直到貨物到達目的港。在CFR中,賣方不負責在貨物到達目的港之前的保險。

總結

成本加運費(CFR),一項僅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貨物的國際商業條款,賦予買賣雙方相當大的責任。根據這些協議,賣方負責所有與通過海運出口貨物相關的計劃和費用。然而,一旦貨物裝上船,買方便負責為貨物提供海上保險,並負責將貨物通過卡車運輸到最終目的地,以及進口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