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積極型投資策略?

積極型投資策略通常是指一種試圖通過承擔相對較高的風險來最大化回報的投資組合管理風格。實現高於平均回報的策略通常以資本欣賞作為主要投資目標,而非收入或本金的安全性。因此,這樣的策略將擁有大量的股票配置,可能很少甚至沒有債券或現金的配置。

積極型投資策略通常被認為適合年輕人,因為他們的投資組合規模較小。由於他們有較長的投資時間可以承受市場波動,並且在職業生涯初期的損失對他們的影響較小,投資顧問認為除了年輕人,這種策略不適合其他人,除非這種策略僅應用於他們的一小部分退休儲蓄。無論投資者的年齡如何,對風險的高容忍度是積極型投資策略的絕對前提條件。

主要觀點

  • 積極型投資為追求更高回報而接受更多風險。
  • 積極型投資組合管理可以通過多種策略實現其目標,包括資產選擇和資產配置。
  • 2012年後的投資者趨勢顯示,投資者偏離積極策略和主動管理,轉向被動指數投資。

理解積極型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的積極性取決於投資組合中高回報、高風險資產類別(如股票和商品)的相對權重。

例如,投資組合A的資產配置為75%股票、15%固定收益和10%商品,會被認為是相當積極的,因為投資組合中85%的權重在股票和商品。然而,這仍然會比投資組合B的資產配置(85%股票和15%商品)少積極。

即使在積極投資組合的股票組成中,股票的組成也會對其風險特徵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如果股票組成僅包含藍籌股,那麼其風險性會低於僅持有小型資本化股票的組合。如果在前面的例子中,這種情況成立,那麼即使投資組合B 100%的權重都是積極資產,它也可能被認為比投資組合A更不積極。

積極型投資策略的另一方面涉及分配。一種策略如果將所有可用的資金平均分配到20不同的股票中,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策略,但如果將所有資金平均分配到僅5隻股票中,那將是更積極的。

積極型投資策略還可能包括高周轉策略,尋求在短期內追逐表現出高相對表現的股票。高周轉可能創造更高的回報,但也會增加更高的交易成本,從而增加表現不佳的風險。

積極型投資策略與主動管理

積極型策略比保守的「買入持有」策略需要更多的主動管理,因為它更可能波動,需要根據市場條件頻繁調整。還需要更多的再平衡將投資組合的配置恢復到目標水準。資產的波動性可能導致配置顯著偏離原始權重。這個額外的工作也會帶來更高的費用,因為投資組合經理可能需要更多的員工來管理所有這些頭寸。

近年來,對主動投資策略的反對聲音顯著增加。例如,許多投資者已經將他們的資產撤出對沖基金,因為這些經理人的表現欠佳。相反,一些人選擇將資金投入被動經理人手中。這些經理人採用的投資風格通常包括管理指數基金以進行戰略輪換。在這些情況下,投資組合通常會反映市場指數,如標普5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