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損益是什麼?

精算損益是指用於評估公司定額給付養老金計劃義務的預測增加或減少。養老金計劃的精算假設會受到用於計算給付現值的折現率和計劃資產預期回報率的直接影響。金融會計標準委員會(FASB)的SFAS No. 158條規定,養老金基金的資金狀況必須在計劃贊助者的資產負債表上報告。這意味著需要定期更新養老金義務、基金表現和計劃的財務健康狀況。根據計劃參與率、市場表現和其他因素,養老金計劃在其預測的給付義務中可能會經歷精算收益或損失。

雖然這些會計規則要求在實體的資產負債表上按市場價值標示養老金資產和負債,但它們允許精算收益和損失,或者精算假設的變更,通過股東權益中的綜合收益進行攤銷,而不是直接通過收益表流動。

重點摘要

  1. 公司預測的給付義務的基本假設發生變化時,會產生精算收益和損失。
  2. 會計規則要求公司披露養老金義務(負債)和用於覆蓋它們的資產。這讓投資者可以看到養老金基金的整體健康狀況。
  3. 所有定額給付養老金計劃在關鍵人口假設或關鍵經濟假設更新時,均會看到定期的精算收益或損失。

了解精算損益

在整體養老金會計的背景下,可以最好地理解精算收益和損失。除非特別註明,這一定義涉及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下的養老金會計。雖然美國GAAP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對衡量養老金給付義務的原則相似,但在收益表中的養老金成本報告上,特別是對精算收益和損失的處理,有關鍵差異。

資金狀況代表與公司定額給付計劃相關的淨資產或負債,等於計劃資產價值與計劃的預測給付義務(PBO)之間的差額。評估計劃資產,即為資金計劃給付設立的投資,需要判斷,但並不涉及精算估計的使用。然而,測量PBO則需要使用精算估計,正是這些精算估計導致了精算收益和損失。

有兩種主要假設類型:經濟假設,模擬市場力量如何影響計劃;以及人口假設,模擬參與者行為預期如何影響支付的給付。關鍵經濟假設包括用來折現未來現金流出的利率、計劃資產的預期回報率和預期薪資增長率。關鍵人口假設包括預期壽命、預期服務期和預期退休年齡。

精算損益導致結果波動

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精算假設的變化,特別是折現率的變化,會導致PBO的大幅增加或減少。如果通過收益表記錄,這些調整可能會扭曲財務結果的可比性。因此,在美國GAAP下,這些調整通過股東權益中的其他綜合收益記錄,並隨時間攤銷進收益表。在IFRS下,這些調整通過其他綜合收益記錄,但不攤銷進收益表。

腳註披露包含有用的精算假設信息

會計規則要求詳細披露與養老金資產和負債相關的訊息,包括賬戶中的時期變動活動以及用於測量資金狀況的關鍵假設。這些披露允許財務報表用戶了解公司養老金計劃相對於以前期間和其他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業務結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