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dweight Loss of Taxation Definition, How It Works, and Example

稅收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是什麼?

稅收的無謂損失指的是因新稅收實施而造成的損失衡量。這是由於新稅額超過通常繳納給政府稅收機構的稅款所導致的。這一理論表明,徵收新稅或提高舊稅可能適得其反,因為被稅收的商品或服務需求下降,導致政府收入不足或沒有增長。

重點摘要

  • 稅收的無謂損失衡量的是對產品或服務徵收新稅所造成的整體經濟損失。
  • 它分析了稅收實施造成的生產減少和需求下降。
  • 這是一種機會成本損失,代表了原本可以通過其他決策收集的資金。
  • 價格彈性、稅收特性和市場結構都影響無謂損失的程度。

理解稅收的無謂損失

政府徵稅是為了收取收入。這些資金被用來支持公共項目和計劃,例如基礎設施、經濟援助和社會服務。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經常決定提高稅收,以籌集資金以彌補財政赤字。儘管這一行動看似不錯,但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這被稱為稅收的無謂損失,或簡單稱為無謂損失。

讓我們看一個假設的例子。當政府提高對某些商品和服務的稅收時,它收集的稅收作為額外收入。稅收可能導致更高的生產成本和消費者購買價格。這最終可能導致生產量和消費者供應量都下降,導致價格上漲和對這些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下降。這個被稅收和免稅生產量之間的差距就是無謂損失。

這一理論是由專攻微觀經濟學的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提出的。根據馬歇爾的理論,供需與生產和成本直接相關。這些點在中間相交。當其中一個改變時,就會打破平衡。

儘管專家之間對於無謂損失是否能準確衡量存在分歧,但許多經濟學家同意稅收往往會適得其反。這使得稅收的無謂損失成為一種機會成本損失。

稅收的無謂損失可能被視為稅收實施之後需求的整體減少以及隨後生產水平的下降,這通常在圖表中表示。

導致稅收無謂損失的因素

通常是幾個因素的組合導致稅收的無謂損失。以下並非所有因素都適用於每個情況,但當以下情況出現時,更有可能發生無謂損失:

價格彈性

消費者和生產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大大影響稅收的無謂損失。當需求或供應是缺乏彈性的時候,無謂損失往往更高。在這些情況下,消費者和生產者可能難以調整行為來響應稅收引起的價格變化。

稅收彈性

稅收彈性,或稅基對稅法變化的反應程度,也起作用。如果個人或企業能夠容易地調整其行為以減少稅收負擔,無謂損失可能會更加顯著。這是因為消費者迴避稅收的彈性越大,無謂損失的機會就越多。

稅率

想像一下稅率非常高的情況。這就像禁酒時期(本文後面會討論)的情況一樣。當稅率非常高時,消費者行為可能會被壓制或者大大改變以避免這些稅率。這可能更可能導致意外後果或收入損失。

稅種

不同的稅種以不同的方式影響經濟行為和無謂損失。對消費的稅可能影響消費模式,因為消費者可能不再願意消費價格更高的商品。或者,消費者可能尋求非法途徑來消費商品以避稅。

市場結構

在完美競爭市場中,無謂損失可能更為明顯。考慮一個有大量小公司的行業情況。消費者在不同公司之間跳轉以避免單個公司的影響可能導致無謂損失。在壟斷市場結構中,消費者(或生產者)可能更難避免不利結果。壟斷市場和大量小企業的市場結構不同,市場競爭程度和市場力量形塑了稅收如何影響經濟代理人和市場結果。

替代商品

最後,替代商品的可用性也很重要。如果消費者能夠輕鬆地轉向替代商品或服務以避稅,原產品的影響可能更顯著。考慮政府在某地區徵收特定稅收。消費者理論上可以搬到稅收較少或沒有徵稅的其他地區。由於消費者能夠搬家或替換居住地,他們可能會對財務計劃造成損害。

特別考量

稅收會減少投資、工資、租金和企業家的回報。這反過來又會減少投資、工作、部署資產和承擔風險的激勵。但它也會鼓勵納稅人花費時間和金錢來避免稅收負擔,從而從其他有生產力的用途中轉移。

大多數政府對不同的人、商品、服務和活動徵收不同程度的稅收。這扭曲了資源的自然市場分配。有限的資源會從原來的最佳用途移動,遠離高稅活動,轉向低稅活動,但這未必對所有人有利。

赤字支出和通貨膨脹的無謂損失

稅收經濟學也適用於其他形式的政府融資。如果政府通過發行債券而不是徵稅來資助活動,無謂損失只是被延遲了。未來必須徵收更高的稅收以償還債務。

通貨膨脹的無謂損失則更加複雜。通貨膨脹通過三種方式減少經濟的生產量:

  1. 個人將資源轉向反通脹活動。
  2. 政府進行更多支出,赤字融資成為一種隱形稅收。
  3. 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減少了當前的私人支出。

赤字支出意味著借款,這只會將稅收的無謂損失推遲到一些未來的日期,當債務必須償還時。

稅收無謂損失的假設示例

這裡有一個假設的例子來展示稅收無謂損失是如何工作的。假設傳說中的城市國家布拉沃斯對所有公民徵收40%的統一所得稅。通過這個新稅收,政府每年可以額外收集1.2萬億美元。

這大筆資金現在進入布拉沃斯的政府,就不再用於消費者商品和服務的支出,或者消費者的儲蓄和投資。

假設消費支出和投資下降至少1.2萬億美元,總經濟產出下降2萬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無謂損失為8000億美元——2萬億美元的總產出減去1.2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或投資等於8000億美元的無謂損失。

稅收無謂損失的實例分析

在美國禁酒時期,政府通過對酒精飲料徵收重稅來減少酒精消費。酒精需求表現出彈性和非彈性的組合,一些消費者仍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酒精。這一非彈性需求導致了黑市的出現,消費者和生產者尋求合法購買酒精的替代方案。

高額稅收和法律限制減少了消費者剩餘。同樣,法律生產者遇到了限制,而非法生產者則面臨法律後果。這兩者的結合意味著合法和非法市場共存,這是稅收的意外後果,因為這意味著政府可能失去了原本可以收集到的稅收據估計,聯邦政府通過這一行動損失了11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有關禁酒時期的經濟學有很多細節。在其核心,政府實施了一項稅收,導致企業退出合法市場,從而損失了收入。儘管可以說政府可能已經引導一些人遠離酒精(這可能是其主要目標),但也有其未曾預料的財務影響。

彈性與稅收無謂損失的關係是什麼?

越有彈性的商品,無謂損失的潛力就越大,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可以更容易地調整其行為以響應稅收引起的價格變化。如果某物是有彈性的,消費者可能選擇替代品或完全避開該商品。

稅收的無謂損失是否可以完全避免,還是稅收本身就具有這種損失?

實現完全沒有無謂損失的稅收系統是具有挑戰性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稅收總是會對市場活動引入一定程度的扭曲。人們自然會盡量減少其稅收負擔,因此對幾乎任何稅收的消費者行為反應都是可以預見的(甚至在小程度上)。

政策制定者如何設計稅收政策以最小化無謂損失?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設計考慮需求和供應彈性的稅收政策、設置最佳稅率、擴大稅基和最小化行政和合規成本來最小化無謂損失。起草稅收立法更新的政府官員經常會考慮這些因素,因為在決策之前必須考慮所有影響。

稅收無謂損失與經濟效率的關係是什麼?

稅收無謂損失是一種由稅收引起的市場效率損失的衡量指標。當引入稅收時,它們會某種程度上打亂市場的自然秩序。這是因為它們改變了消費者與商品互動的方式以及決策的方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最無效率的稅收將有最大的無謂損失,因為它們會驅使最多的消費者遠離有利的經濟活動。

總結

稅收的無謂損失指的是由稅收引起的經濟效率損失,這些稅收扭曲了市場交易,導致整體經濟福利的減少。無謂損失的大小受到供需彈性、稅率和市場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