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赤字支出(Deficit Spending)?

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赤字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在一個財政期內超過其收入,從而造成預算赤字。短語「赤字支出」通常暗示著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刺激方法,即政府在增加債務的同時利用其支出能力來創造需求並刺激經濟。

關鍵要點

  • 赤字支出發生在政府支出超過其收入時。
  • 赤字支出通常指的是故意超支以刺激經濟。
  •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是赤字支出作為經濟刺激形式的最著名支持者。

了解赤字支出

作為經濟刺激的赤字支出概念通常歸因於自由派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他1936年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中,凱恩斯主張,在經濟衰退或蕭條期間,消費者支出的下降可以通過增加政府支出來平衡。

對凱恩斯來說,保持總需求——即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支出總和——是避免高失業率長期存在的關鍵,因為高失業率會加劇經濟衰退或蕭條,並形成惡性循環,即需求減弱導致企業裁員,進而使需求進一步減弱,依此類推。

一旦經濟再次增長並達到充分就業,凱恩斯認為,政府所積累的債務可以償還。如果額外的政府支出導致過度通貨膨脹,凱恩斯則主張政府可以簡單地提高稅收並從經濟中排出額外資本

赤字支出與乘數效應

凱恩斯認為政府支出有一個次要的好處,即所謂的乘數效應。該理論表明,1美元的政府支出可以增加超過1美元的總經濟產出。其理念是,當這1美元換手時,接收方會進行進一步的支出,如此循環往復。

雖然廣為接受,但赤字支出也有其批評者,特別是來自保守派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的批評。

赤字支出的批評

許多經濟學家,尤其是保守派,並不同意凱恩斯的觀點。來自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反對所謂的政府干預經濟,他們認為赤字支出不會對消費者和投資者產生預期的心理效應,因為人們知道這是短期行為,最終需要用更高的稅收和利率來抵消。

這種觀點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他認為,由於人們知道赤字支出最終必須以更高的稅收償還,他們會選擇儲蓄而不是消費,這會剝奪經濟本應由赤字支出創造的動力。

一些經濟學家還表示,若不加以控制,赤字支出可能會威脅經濟增長。過多的債務可能會導致政府提高稅收甚至違約。而且,政府債券的銷售可能會擠出企業和其他私人發行人,從而扭曲資本市場的價格和利率。

現代貨幣理論

一種稱為現代貨幣理論(MMT)的新經濟思想學派正在為凱恩斯主義的赤字支出辯護並逐漸獲得影響力,特別是在左派中。MMT的支持者認為,只要通貨膨脹受到控制,擁有自己貨幣的國家就不需要擔心通過赤字支出積累過多的債務,因為它總是可以印更多的錢來支付這些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