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擠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是什麼?

排擠效果是一種經濟理論,認為公共部門支出的增加會壓低甚至消除私營部門的支出。

主要概念

  1. 排擠效果理論表明,公共部門支出的增加會壓低私營部門的支出。
  • 政府要花更多錢,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它通過提高稅收和/或出售國債來獲得這些收入。
  • 這可能會減少私營部門的收入和貸款需求,從而減少支出和借貸。
  • 排擠效果主要有三類:經濟、社會福利和基礎設施。
  • 擁擠效應表明,政府借貸和支出可以增加需求。

理解排擠效果

排擠效果基於貨幣的供需理論。根據理論,當政府採取增加收入的措施,如增加稅收或發行債券時,消費者和企業對高利率貸款的需求會下降。

因此,他們的收入可能會減少,從而削弱其支出慾望。(儲蓄獲得更高利率的慾望也可能起作用。)因此,政府通過增加自身支出擠出他們的支出。

請記住,排擠效果理論與舊有、知名的經濟理論相牴觸,後者認為在經濟活動放緩時期,政府支出實際上通過基本上將更多錢放入消費者和企業的口袋來增加他們的支出。

排擠效果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是當像美國這樣的大政府增加借貸,並引發一系列導致私營部門支出減少的事件。

這種借貸的龐大規模可以導致實際利率的大幅上升。這可以吸收經濟的貸款能力,並抑制企業進行資本投資。

公司通常部分或全部通過融資來資助資本項目。借款成本的增加使得通過貸款資助的傳統上有利可圖的項目變得成本過高。

大政府的借款增加被認為是排擠效果的一個常見原因。借款可以迫使利率上升,從而減少私營部門對貸款的需求。

排擠效果類型

經濟

企業資本支出的減少可以部分抵消通過政府借款帶來的福利,例如經濟刺激。然而,這只有在經濟運行處於高位時才可能。在這方面,政府刺激理論上更有效,當經濟低於高位時。

然而,如果情況是這樣,可能會發生經濟下滑。這可以減少政府通過稅收收集的收入,並促使其借入更多的錢。理論上,這反過來會導致借貸和擠出的惡性循環。

社會福利

擠出現象也可能由於社會福利間接發生。當政府提高稅收以引入或擴展福利計劃時,個人和企業剩餘的可支配收入減少。這可以減少慈善捐款。

在這方面,公共部門對社會福利的支出可以減少私營部門對社會福利的捐贈,從而抵消政府在相同原因上的支出。

同樣,像Medicaid這樣的公共醫療保險計劃的建立或擴展可以促使投保私人保險的人轉向公共選擇。剩下更少的客戶和更小的風險池,私人健康保險公司可能不得不提高保費,導致私人保險覆蓋的進一步減少。

基礎設施

另外一種排擠效果可以由政府資助的基礎設施發展項目引起。這些項目可能會阻止私營企業在市場的同一領域推出類似項目,因為它們現在被認為是不可取的。或企業的經濟師會表明這些投資被預測為無利可圖。

這經常發生在橋梁和道路上,因為政府資助的發展會阻止公司建造收費道路或其他相關基礎設施。

排擠效果的例子

假設一家公司計劃一個資本項目,預計成本為500萬美元,假設貸款利率為3%,並預計回報為600萬美元。公司預計淨收入(NI)為100萬美元。

然而,由於經濟狀態不穩,政府宣布了一個刺激計劃,將幫助需要的企業。這將公司的新貸款利率提高到4%。

由於公司最初在其會計中考慮到的利率增加了33.3%,其利潤模型變化。公司現在估計需要花費575萬美元來實現相同的600萬美元回報。其預計收益下降了75%,降至25萬美元。

因此,公司決定最好追求另一個項目或暫停主要項目。

擠入 VS. 擠出

貨幣論、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和其他宏觀經濟學理論認為,在運行大大低於高位的現代經濟中,政府借貸實際上可以增加需求。它通過創造就業來實現,從而刺激私人支出。這一過程經常被稱為「擠入」。

擠入理論近年來在經濟學家中贏得了一些支持,因為在2007-2009年的大衰退期間,聯邦政府對債券和其他證券的巨大支出實際上降低了利率。

排擠效果是好還是壞?

排擠效果,如果存在,可以被認為是負面的,因為它可以減慢經濟活動和增長。這可以通過更高的稅收減少可支配收入和政府借款增加的借貸成本來實現,從而減少私營部門對貸款的需求。

了解排擠效果為什麼重要?

了解排擠效果很重要,因為它與普遍認識的理論相牴觸,即政府支出增加私人部門支出,並支持高活力的經濟。

排擠效果如何影響總需求?

根據理論,其應減少總需求,因為它抑制因高利率和收入減少而帶來的支出和借貸需求。

總結

排擠效果理論表明,政府支出的增加最終會減少私營部門的支出。這是因為當政府增加稅收或通過出售國債借入更多的收入來進行自身支出時,貸款成本上升和收入減少可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