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計劃經濟(command economy)?

計劃經濟是政治體系中的一個關鍵方面,在這種體系中,中央政府權威決定允許的生產水平以及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計劃經濟中的大多數行業都是公共所有的。

計劃經濟的主要替代選擇是自由市場系統,在自由市場中,供需關係決定生產和價格。

計劃經濟是共產主義政治體系的一部分,而自由市場系統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

關鍵要點

  • 在計劃經濟中,中央政府決定商品的生產水平,並控制它們的分配和價格。
  • 計劃經濟的支持者認為,政府控制而非私人企業可以保證商品和服務的公平分配。
  • 在自由市場系統中,私人企業根據需求設置生產和價格水平。

理解計劃經濟

古巴、北韓和前蘇聯都是計劃經濟體系。中國直到1978年為止一直維持計劃經濟,之後開始轉型為混合經濟,融合了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元素。其現行制度被描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也稱為計劃經濟,要求一國的中央政府擁有並控制生產手段。

土地和資本的私人擁有權不存在或受到嚴格限制。中央計劃者設置價格,控制生產水平,並限制或禁止私營部門的競爭。在純粹的計劃經濟中,沒有私營部門,因為中央政府擁有或控制所有業務。

在計劃經濟中,政府官員設定國家經濟優先事項,包括如何以及何時產生經濟增長、如何分配資源以及如何分配產出。這通常以多年的計劃形式出現。

反對計劃經濟的論點

資本家可能會爭辯說,計劃經濟面臨至少兩個主要問題:首先是激勵問題,其次是中央計劃者面臨的信息真空。

激勵問題

激勵問題從上層開始。即便在計劃經濟中,政策制定者也是人。政治利益團體及其間的權力鬥爭將比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更具支配性,因為這些利益團體不受市場基於主權信用評級或資本外逃等形式的約束。

工人的工資由中央設置,利潤作為管理層的激勵被取消。沒有明顯的理由去追求卓越、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或超越最低要求進行努力以避免官方制裁。

在計劃經濟中,取得成功需要取悅黨的領導,並擁有正確的關係,而不是最大化股東價值或滿足消費者需求。腐敗往往普遍存在。

激勵問題包括所謂的「公地悲劇」,規模超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情況。共同擁有的資源實際上是無主的。所有使用者(或工人)都缺乏保存它們的動機。在計劃經濟中,住房開發、工廠和機械等物品迅速磨損、損壞和破裂。

信息真空

奧地利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和F. A. 海耶克首次描述了計劃經濟中的經濟計算問題。中央計畫者必須以某種方式計算每種產品和服務應該生產和交付的數量。

在自由市場系統中,這是通過供需互動以分散方式確定的。消費者通過他們購買或不購買的產品和服務來塑造需求。生產者則通過創造更多的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來做出回應。

此外,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可量化的。在供應鏈的每一個步驟中,有人會計算需要的牛油果、牛仔褲和扳手的數量。

在計劃經濟中,中央計畫者至少應該初步掌握人口的基本生死需求,包括食物、衣物和住所。但由於缺乏供需關係來引導他們,沒有理性的方法來使商品生產和分配與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保持一致。

隨著時間的推移,計劃經濟的激勵和經濟計算問題意味著資源和資本貨物被浪費,社會變得貧困化。

支持計劃經濟的論點

計劃經濟的支持者認為,他們分配資源以最大化社會福利,這與自由市場經濟不同,自由市場經濟中,這個目標次於最大化私人利潤。

和自由市場經濟相比,計劃經濟可能更好地控制就業水平。他們可以在需要時創造工作崗位,即使在缺乏合法需求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最後,在面對國家緊急情況或危機(如戰爭或自然災害)時,計劃經濟被視為更能夠採取果斷、協調的行動。雖然即便是市場經濟社會在這種事件期間,至少是暫時的,也可能限制財產權並大幅擴展其中央政府的應急權力。

計劃經濟的特徵是什麼?

計劃經濟由政府計劃者從上而下進行控制。通常包括:

  • 主要行業的公有制
  • 政府控制的生產水平和分配配額
  • 政府控制的價格和薪資

壟斷在計劃經濟中很常見,因為它們被認為對實現國家經濟目標是必要的。

計劃經濟與自由市場經濟有何不同?

在自由市場經濟中,私人企業根據供需法則決定其生產水平。在計劃經濟中,這些決策由政府決定。

今天很少有自由市場經濟完全依照放任原則運作。政府可能會使用公共政策和法規來鼓勵某些產品的生產,例如節能車。一些計劃經濟體系已經放鬆了他們的控制。中國的經濟繁榮始於其創造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資本主義企業的混合體。

中央計劃在計劃經濟中如何運作?

有計劃經濟的共產主義國家往往會引入多年的計劃,期望這些計劃能為所有民眾帶來改善。中國已有不少於14個五年計劃,目前的一個計劃將在2025年結束。

中央計劃通常為各個行業設定目標,並為每個部門制定策略。行業被要求參與政府目標,例如減少碳排放或振興農村經濟。

總結

計劃經濟是一種由中央政府權威設定允許生產水平,以及分配和定價條件的系統。它是共產主義政治體系的一部分。計劃經濟與自由市場形成對比,在自由市場中,價格主要由供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