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EC) 是什麼?

歐洲共同體 (EC) 是由六個歐洲成員國於1957年成立的經濟聯合體,由三個社群組成,最終在1993年被歐盟(EU)取代。歐洲共同體以社群的方式處理所有成員國的政策與治理。

歐洲共同體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共同貿易政策,消除貿易壁壘,從而改善整個地區的經濟狀況。此外,成員國的政府官員(對二戰後的緊張局勢依然記憶猶新)希望通過高水平的整合和合作來降低未來發生戰爭的可能性。

關鍵要點

  • 歐洲共同體(EC)於1957年成立,旨在促進貿易合作並減少二戰後的緊張局勢。
  • 歐洲共同體由三個經濟聯合體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EEC)、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 歐洲共同體的六個創始成員國是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盧森堡和荷蘭。
  • 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被歐盟取代。

理解歐洲共同體 (EC)

歐洲共同體(EC)是在二戰後發展起來的,希望一個更加統一的歐洲能夠更難以相互開戰。1957年成立歐洲共同體時,有六個國家參與: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盧森堡和荷蘭。

最初的歐洲共同體由三個組織組成,並由一系列條約管理。這些條約組織一起努力以確保在參與國之間執行公平和一致的政策。

歐洲經濟共同體 (EEC)

歐洲共同體中的第一個組織是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又稱共同市場。EEC於1957年通過《羅馬條約》成立,旨在統一歐洲經濟,減少可能導致戰爭的緊張局勢。特別關注的是促進法國和德國之間持久的和解。

為了消除貿易壁壘並實施統一的貿易政策,各成員國需要在政治上合作並和平解決分歧。對所有國家的好處在於能夠進行跨境的盈利貿易。1962年,EEC實施了一項農業政策,保護EEC農民免受來自農業進口的競爭。

歐洲煤和鋼共同體 (ECSC)

歐洲共同體的第二個組織是歐洲煤和鋼共同體(ECSC)。它被建立以嘗試在成員國之間調節製造業實踐。通過整合西歐的鋼鐵和煤炭工業,ECSC能夠消除成員國之間在煤炭、鋼鐵、焦炭、廢鐵和生鐵方面的幾乎所有貿易壁壘。

ECSC制定了有關定價和配額的條約規則,對違反規則的公司進行罰款。到1960年代,ECSC監管商品的貿易在整個地區增長。70年代,ECSC的重點轉向減少鋼鐵工業的過剩產能,以在日本以廉價鋼鐵充斥市場時保持競爭力。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最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稱為「Euratom」)於1958年成立,旨在在成員國之間創建核材料和設備貿易的共同市場。Euratom的目標之一是協調研究並促進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該組織未將核材料的軍事用途納入其監管範疇。相反,它專注於貿易問題和制定原子能的健康和安全規定。

歐洲聯盟

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並入歐洲聯盟(EU)。截至2021年,歐盟有27個國家: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和瑞典。

2016年6月23日,英國公民投票決定離開歐盟,此舉在媒體上被稱為脫歐(Brexit)。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結束其歐盟成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