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指標是投資者在其資源庫中能夠擁有的最有價值的工具之一。這些指標的發布一致,範圍廣泛,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和貝奇書等書面報告,所有投資者都可以免費檢查和分析。1,2 政策制定者,尤其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成員,使用這些指標來確定經濟的走向以及其速度。3

儘管投資者應該熟悉經濟指標,但這些報告往往枯燥乏味,而且數據是原始的。換句話說,在做出關於投資和資產配置的決定之前,需要將這些信息置於上下文中。儘管如此,這些原始數據發布中仍然包含有價值的信息。負責進行調查和發布報告的各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在整理和有機地呈現這些本來不可能由任何一個投資者自己完成的信息方面做得非常好。大多數指標提供全國範圍的覆蓋,許多還提供詳細的行業細分,這對投資者非常有用。

什麼是經濟指標?

最簡單的形式來說,任何能幫助投資者解讀經濟狀況的信息都可以被視為指標。美國經濟就像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在任何給定時刻都有數十億個運動部件——有些在行動,有些在反應。這一簡單事實使預測變得極其困難,它們總會涉及大量假設,不管使用了什麼資源。但是,通過多種經濟指標的幫助,投資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各種經濟狀況。此外,還有用於同步指標和滯後指標的指數——其組成部分是基於在經濟擴張期間或之後是否上升。

結合使用,置於上下文中

一旦投資者了解了各種指標的計算方法及其相對優勢和局限性,幾個報告可以配合使用,以進行更全面的決策。例如,在就業領域,可以考慮使用多個發布的數據。通過使用工時數據(來自就業成本指數)以及勞動報告和非農就業數據,投資者可以全面瞭解勞動市場的狀況。4

此外,不斷增加的零售銷售數據是否得到了個人支出增加的驗證?新的工廠訂單是否導致更高的工廠出貨和耐用品數據?工資增長是否反映在個人收入數據中?精明的投資者會細查供應鏈,以在採取任何一個指標結果之前找到趨勢的驗證。

個性化您的研究

有些人可能更喜歡非常了解幾個特定的指標,並利用這些專家知識來根據其分析進行投資。其他人則可能採取萬能的方式,掌握所有指標的基本知識,而不過分依賴任何一個。例如,依賴養老金和長期國債的退休夫婦應該尋找不同的信息,而不是乘坐經濟週期波動的股票交易員。大多數投資者處於中間,希望股票市場回報穩定並且接近長期歷史平均水平(約每年8%至10%)。

了解任何個別發布物的預期是有幫助的,並且一般了解宏觀經濟預測也是如此。預測數字可以在多個公共網站找到,例如Yahoo! Finance 或 MarketWatch。在某個指標發布的當天,新聞社如美聯社和路透社將發布新聞稿,其中會突出重要數據。

閱讀新聞社的報告也很有幫助,這些報告可能會通過分析師預期、季節性數據和同比結果的過濾器解析指標數據。對於那些使用投資顧問的人,這些顧問可能會在即將發布的通訊中分析最近發布的指標,或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討論。

通脹指標:保持警惕

許多投資者,尤其是那些主要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的人,都關心通脹。當前的通脹、其強度以及未來的走向都是確定現行利率和投資策略的重要因素。有幾個指標集中於通脹壓力。該組中最著名的是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和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5 許多投資者將使用PPI來預測即將發布的CPI。

根據經濟理論,兩者之間存在經過證明的統計關係,因為如果商品的生產者被迫增加生產成本,部分價格增加將轉嫁給消費者。這些指數是獨立衍生的,但均由勞工統計局(BLS)發布。其他重要的通脹指標包括貨幣供應量的水平和增長率以及就業成本指數 (ECI)。6,7

經濟產出:股票投資者的內部查詢

國內生產總值 (GDP) 可能是最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對那些專注於企業利潤增長的股票投資者。由於GDP代表了我們經濟的總生產,其增長率會被瞄準在特定範圍內。如果數字開始超出這些範圍,市場對通脹或衰退的擔憂將會增加。為了搶佔這種擔憂,許多人會跟蹤每月的指標,以期對季度GDP報告有所了解。

例如,工廠訂單報告中的資本貨物出貨數據用於計算GDP報告中的製造商耐用設備訂單。8 像零售銷售和經常賬戶餘額這樣的指標也用於GDP的計算,因此它們的發布有助於在季度GDP發布前完成部分經濟拼圖。9

其他未包含在GDP實際計算中的指標仍因其預測能力而有價值。批發庫存、貝奇書、採購經理指數 (PMI) 和勞動報告等指標都透露我們經濟運作的情況。有了所有這些每月數據的幫助,GDP的估計將隨著組成數據的逐步釋放而逐漸緊縮。到實際GDP報告發布時,對該數字的一般共識將非常準確。如果實際結果與預估差距很大,市場將發生變動,往往伴隨高波動性。如果數字恰好落在預期範圍中間,則市場和投資者可以集體自我表揚,並讓現行的投資趨勢繼續。

標記您的日曆

有時指標會因為包含非常及時的數據而變得更加有價值。例如,供應管理協會的PMI報告通常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營業日發布。10 因此,這是上一個月首次提供的整體數據之一。儘管細節不如許多後續指標豐富,但類別細分通常會被拆解為未來勞動報告細節(來自就業調查結果)或批發庫存(庫存調查)等線索。

指標的相對發布順序不會每月更改,因此投資者可能希望在他們的月曆上標記幾天,以便了解可能改變他們對投資或時間範圍看法的經濟領域。11 總體而言,資產配置決策會隨時間波動,並且在每月檢查宏觀指標後進行這些更改可能是明智的。

總結

經濟指標數據的基準部件到來時沒有任何私人目的或銷售宣傳。數據就是數據,這在當今時代難能可貴。通過了解主要經濟指標的內容及原因,投資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資金所投資的股票市場和經濟環境,並且在時機成熟時重新審視投資理念準備得更充分。雖然沒有一個「神奇指標」可以決定買賣,但將經濟指標數據與標準資產和證券分析結合使用可以使專業資產管理者和自行投資者更明智地進行組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