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銀行法(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是什麼?

1933年銀行法是在經濟大蕭條期間通過的一項法案,旨在穩定美國的銀行系統並恢復公眾對其的信心。它是在1929年股市崩盤後一系列銀行擠兌事件的背景下出臺的。

該法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開始免費保險最高達2,500美元的銀行賬戶。此外,總統在金融危機期間被賦予了獨立於聯邦儲備系統(聯儲)的行政權力。

主要要點

  • 1933年銀行法是對大蕭條期間銀行倒閉現象的立法回應,並解決公眾對美國金融系統缺乏信心的問題。
  • 該法案暫時關閉銀行四天以進行檢查,立即起到了穩定銀行信心並推動股市的作用。
  • 其多項關鍵條款至今仍在施行,尤其是FDIC對銀行賬戶的保險以及總統在應對金融危機時獲得的行政權力。

理解應急銀行法案

在其他措施未能完全緩解大蕭條對美國貨幣系統的壓力後,該法案應運而生。到1933年初,大蕭條已經摧殘美國經濟及其銀行系統近四年。對金融機構的不信任感增加,導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從銀行取出他們的存款,而不是冒險將其留在銀行中。

儘管許多州試圖限制個人可以從銀行提款的數額,但隨著銀行倒閉頻繁,引發的焦慮加劇,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推動提款潮和銀行倒閉。

儘管該法案源於赫伯特·胡佛總統的任期內,但它於1933年3月9日通過,即富蘭克林·D·羅斯福上任後不久。這也是羅斯福著名的爐邊談話的主題之一,新總統在談話中直接向全國公眾講述國家狀況。

羅斯福利用談話解釋了該法案的條款及其必要性,其中包括前所未有的美國銀行四天關閉以全面實施該法案。在此期間,羅斯福解釋說,銀行將接受財務穩定性的檢查,然後才能恢復運營。

這些檢查和法案的其他條款旨在向美國人保證,聯邦政府密切監控金融系統,以確保其符合高標準的穩定性和可信度。

3月13日,首先重新開放的是12家地區聯邦儲備銀行。次日,擁有聯邦清算所的城市銀行也重新開放。餘下的被認為適合運營的銀行則在3月15日獲準重新營業。

「記住沒有一家健康的銀行比上週關門時狀況更差。」

應急銀行法案的重要影響

人們對於是否相信羅斯福總統的保證,即他們的錢是安全的,隨著銀行重新開放後人潮蜂擁而至,這一不確定性甚至焦慮感化為烏有。股市也熱情回應,當所有合格的銀行重新開放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8.26點,漲幅超過15%。

應急銀行法案的影響持續至今,其中一些影響至今可見。FDIC繼續運作,幾乎所有美國有信譽的銀行都是其成員。某些條款,如擴大總統在金融危機時的行政權力,仍然有效。該法案還完全改變了美國貨幣系統的面貌,使美國脫離金本位制。

銀行倒閉和銀行擠兌導致私人存款的損失,嚴重損害了人們對金融系統的信任。或許最重要的是,該法案提醒國家:對銀行系統缺乏信心會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而大規模的恐慌會對金融系統以及國家人民造成巨大傷害。

類似於應急銀行法案的其他法律

應急銀行法案之前和之後還有其他一些旨在穩定和恢復對美國金融系統信心的立法。在赫伯特·胡佛總統任期內通過的《重建金融公司法》試圖為因大蕭條經濟影響而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和公司提供援助。《1932年聯邦住房貸款銀行法》同樣旨在加強銀行業和聯邦儲備系統。

在應急銀行法案之後不久,又通過了一些相關法案。其中,1933年通過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將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開,以打擊從事投機投資的商業銀行的腐敗行為。此類投機行為被認為是股市崩盤的關鍵原因。

然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於1999年被廢除,一些人認為其廢止促成了2008年全球信用危機。

類似的法案包括2008年在大衰退初期通過的《應急經濟穩定法案》。與應急銀行法案不同,這項立法的重點是抵押貸款危機,立法者旨在幫助數百萬美國人保住他們的家園。

應急銀行法案是成功還是失敗?

總體而言,是成功的。從短期來看,信心得到了恢復,客戶將他們提取的錢重新存入銀行。幾十年後,FDIC繼續通過保險存款支持銀行客戶的信心。

應急銀行法案對聯儲有何影響?

它改變了貨幣政策的控制動態,因為該法案賦予總統在金融危機期間獨立於聯儲行動的更大權力。

人們相信羅斯福關於應急銀行法案的爐邊談話嗎?

是的,他們相信。當銀行重新開放時,人們排隊將錢重新存入銀行賬戶,這清楚地表明了對該法案和羅斯福的信心。在這次爐邊談話中,羅斯福著名地說:「我可以向你保證,將錢存入重新開放的銀行比放在床墊下更安全。」

結論

1933年銀行法是一項旨在恢復國家對其金融系統信心的立法,這些銀行在一週內(著名的「銀行假日」)被關閉以防止更多的存款擠兌。

其影響至今仍可見,例如FDIC繼續保險銀行存款以及在金融危機期間總統的持久行政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