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是一段期間,幾個歐洲國家經歷了金融機構的崩潰、高政府債務以及政府證券中迅速上升的債券收益率息差。

關鍵要點

  •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始於2008年冰島銀行系統的崩潰; 部分原因包括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至2012年的經濟大衰退; 危機在2010年至2012年間達到頂峰。

危機的歷史

債務危機始於2008年冰島銀行系統的崩潰,然後主要蔓延到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被戲稱為PIIGS) 。這導致了對歐洲企業和經濟體的信心損失。

危機最終由歐洲各國的金融擔保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共同控制,因為他們擔心歐元崩潰和金融傳染。評級機構下調了幾個歐元區國家的債務級別。

希臘的債務一度被降至垃圾級。接受救助資金的國家被要求採取旨在減緩公共部門債務增長的緊縮措施,作為貸款協議的一部分。

債務危機的原因

部分原因包括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8年至2012年的經濟大衰退、房地產市場危機以及幾個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周邊國家的財政政策也對政府支出和收入有影響。

到2009年底,希臘、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賽普勒斯等周邊歐元區成員國已無法在沒有第三方金融機構幫助下償還或再融資其政府債務或拯救其陷入困境的銀行,包括歐洲中央銀行(EC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

同年,希臘透露其上一屆政府嚴重低報了其預算赤字,這違反了歐盟政策,引發了對歐元崩潰的政治和金融傳染的擔憂。

2010年,17個歐元區國家投票決定成立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FSF),專門應對和協助解決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在2010年至2012年間達到頂峰。

隨著對過度主權債務的擔憂日益增加,貸款人要求2010年起歐元區國家提供更高的利率,由於高債務和赤字水準,使得這些國家在面對總體經濟增長低迷的情況下更難為其預算赤字融資。受影響的國家有的提高了稅收,有的削減了支出以應對危機,這在其國內引發了社會不滿和對領導的信心危機,尤其是在希臘。

在此危機期間,幾個國家包括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的主權債務被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降級至垃圾級,這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

2012年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指出:

歐元區債務危機始於2009年末,當時希臘新政府披露,之前的政府一直在虛報財政預算數據。高於預期的赤字水平侵蝕了投資者信心,導致債券息差上升至不可持續的水平。對數個歐元區國家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不可持續性的擔憂迅速傳播。

希臘作為歐洲危機的例子

2010年初,這些發展反映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特別是德國等受到影響的周邊成員國之間的主權債券收益率息差上升中。

希臘的收益率出現分歧,希臘在2010年5月需要歐元區的援助。希臘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從歐盟和IMF獲得了幾次救助,換取的是接受歐盟要求的緊縮措施以削減公共支出和顯著增加稅收。該國的經濟衰退持續,這些措施與經濟情況一起引發了社會動盪。隨著政治和財政領導的分歧,希臘在2015年6月面臨主權違約。

2015年7月,希臘公民投票反對救援和進一步的歐盟緊縮措施。這一決定引發了希臘可能完全退出歐洲貨幣聯盟(EMU)的擔憂。

一個國家退出EMU將是前所未有的,如果希臘重新使用德拉克馬,其對經濟的預期影響範圍從完全經濟崩潰到可能驚喜復甦。

最終,希臘仍然是EMU的一部分,並且在隨後的幾年中慢慢顯示出復甦的跡象。失業率從超過27%的高位下降到五年內的16%,而年度GDP則從負增長轉為預期的超過2%的增長。

「脫歐」與歐洲危機

2016年6月,英國在一次公投中決定脫離歐盟。這次投票激發了整個大陸的歐洲懷疑論者,並猜測其他國家也會退出歐盟。經過一段漫長的談判過程,「脫歐」於2020年1月31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晚上11點生效,並未引發其他國家要求退出EMU的浪潮。

普遍認為,這一運動在債務危機期間增長,運動形容歐盟為「一艘沉沒中的船」。英國公投給經濟帶來了震撼。投資者逃至安全資產,推動幾個政府收益率跌至負值,而英鎊兌美元匯率則處於1985年以來的最低點。標普500和道瓊指數暴跌,隨後在數週內回升,直至創下歷史新高,因為投資者因負收益率而無其他投資選擇。

義大利與歐洲債務危機

英國脫歐引發的市場波動、政治家的表現問題以及管理不善的金融系統,加劇了2016年中期義大利銀行的困境。義大利銀行的17%貸款(約4000億美元)已成為垃圾級,銀行需要大規模救助。

義大利銀行的全面崩潰可能對歐洲經濟的風險更大,因為義大利經濟規模更大。義大利多次向歐盟求助,但歐盟最近引入了「內部救助」規則,禁止國家在無投資者先承擔損失的情況下,用納稅人的錢救助金融機構。德國明確表示,歐盟不會為義大利破例。

進一步的影響

愛爾蘭在2010年11月緊隨希臘之後需要救助,葡萄牙在2011年5月也需要救助。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非常脆弱。2012年6月,西班牙和賽普勒斯需要正式援助。

由於各種財政改革、國內緊縮措施和其他獨特的經濟因素,到2014年,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情況有所改善。然而,全面經濟復甦的道路預計將是一條漫長的路,義大利銀行的崩潰危機、脫歐可能引發的不穩定以及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