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盟是什麼?

阿拉伯聯盟是一個由講阿拉伯語的非洲和亞洲國家組成的聯盟。它於1945年在開羅成立,旨在促進其成員國和觀察國的獨立、主權、事務和利益。該組織開始時有七個創始成員,現在包括22個國家和四個觀察國。該聯盟受一份章程約束,並設有一個委員會以確保其目標的實現。

主要要點

  • 阿拉伯聯盟是一個由中東和北非的講阿拉伯語國家組成的區域多國組織。
  • 該聯盟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開羅。
  • 阿拉伯聯盟的使命是促進貿易和經濟增長,以及地區的主權和政治穩定。
  • 該聯盟由22個成員國和四個觀察國組成。
  • 阿拉伯聯盟的成員遵守一份由20條條款和三個附件組成的章程。

了解阿拉伯聯盟

正如上文所述,阿拉伯聯盟是一個由橫跨中東和北非的22個不同國家組成的組織。這些國家中的許多屬於中東和北非(MENA)地區。該聯盟於1945年成立,總部設在開羅。正式名稱為阿拉伯國家聯盟,其重點在於成員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衝突解決。

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及其加入年份)

  • 阿爾及利亞(1962)
  • 約旦*(當時名為外約旦)
  • 阿曼(1971)
  • 敘利亞*
  • 巴林(1971)
  • 科威特(1961)
  • 巴勒斯坦(1976)
  • 突尼西亞(1958)
  • 科摩羅(1993)
  • 黎巴嫩*
  • 卡塔爾(197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71)
  • 吉布提(1977)
  • 利比亞(1953)
  • 沙特阿拉伯*
  • 葉門*
  • 埃及*
  • 毛里塔尼亞(1973)
  • 索馬里(1974)
  • 伊拉克*
  • 摩洛哥(1958)
  • 蘇丹(1956)

*備註:*創始成員國

四個觀察國

巴西、厄立特里亞、印度和委內瑞拉。

阿拉伯聯盟國家的人口、財富、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識字率存在很大差異。它們都是以穆斯林為主的講阿拉伯語國家,但埃及和沙特阿拉伯被認為是聯盟中的主導力量。通過聯合防禦、經濟合作和自由貿易等協議,該聯盟幫助其成員國協調政府和文化項目,以促進合作並減少衝突。

阿拉伯聯盟的歷史

阿拉伯聯盟於1945年在七個創始成員簽署《亞歷山大協議》後在開羅成立。當時的主要問題是解放仍處於殖民統治下的阿拉伯國家。

1945年,開羅成為聯盟的原始總部。1979年,總部遷至突尼西亞的突尼斯。當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後,該組織取消了埃及的會員資格。1987年,聯盟重新與埃及建立聯繫,並在1989年重新接納埃及為成員國後,將總部遷回開羅。

阿拉伯聯盟在2011年初的阿拉伯之春起義期間果斷地並一致決定撤銷該國的會員資格,並支持聯合國對當時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部隊的行動。該年晚些時候,利比亞的會員資格在國家過渡委員會的代表被安裝為臨時政府後恢復。

2014年,阿拉伯聯盟譴責伊斯蘭國,並且其幾個成員對該武裝組織發動了空襲。2011年,該聯盟通過決議,因敘利亞政府對平民使用武力而撤銷其會員資格,雖然後來恢復了會員資格。2018年和2019年,該組織呼籲土耳其撤出敘利亞。

2021年4月,該聯盟呼籲索馬里舉行推遲的總統和議會選舉。

對以色列的看法

阿拉伯聯盟的原始目標之一是通過創建猶太國家以色列來防止巴勒斯坦的分裂,因為該組織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自那以來,該聯盟對以色列的立場一直不一致。2019年,它譴責了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谷的計劃。2020年2月,該聯盟譴責了唐納德·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中東和平計劃,稱其“不符合巴勒斯坦人民的最低權利和願望”。然而,一些成員似乎支持該計劃,並且在2020年9月,該聯盟並未譴責阿聯酋決定與以色列正常化關係的決定。

阿拉伯聯盟的一個最持久且一致的行動是其成員在1948年至1993年之間對以色列的經濟抵制。

阿拉伯聯盟章程

阿拉伯聯盟的章程於1945年3月22日確立,被稱為阿拉伯國家聯盟公約。該公約由七個創始成員國的領導人簽署: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也門。根據協議,成員國旨在加強其聯繫並加強其主權。

該公約由20條條款組成,概述了目標、治理、總部和阿拉伯聯盟委員會的成立。它還規定了應採取哪些行動來解決成員之間的爭端。

另外還有關於以下問題的附件:

  • 巴勒斯坦
  • 與其他非成員阿拉伯國家的合作
  • 任命聯盟秘書長

阿拉伯聯盟委員會

聯盟委員會是阿拉伯聯盟的最高機構,由成員國的代表組成,通常是外長、其代表或常駐代表。每個成員國有一票。

委員會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分別在3月和9月。如果兩個或更多成員國提出要求,則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總秘書處負責管理聯盟的日常運作,由秘書長領導。總秘書處是聯盟的行政機構、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和專門的部長理事會

阿拉伯聯盟成員國之間的衝突

阿拉伯聯盟的效力和影響力受到成員國之間分歧的阻礙。在冷戰期間,一些成員國支持蘇聯,而另一些成員國則與西方國家結盟。聯盟領導權的競爭——尤其是埃及和伊拉克之間的競爭——也造成了破壞。

如沙特阿拉伯、約旦和摩洛哥等君主國之間的敵對行為,以及如埃及在贊姆·納賽爾和利比亞在卡扎菲領導下的政治變革國家的行為,對聯盟造成了破壞。美國對薩達姆·侯賽因的伊拉克的攻擊也在阿拉伯聯盟成員之間造成了重大分歧。

委員會的決議不必得到所有成員的一致通過。然而,由於它們僅對投票支持的國家具有約束力——沒有國家必須違背其意願遵守它們——因此它們的效力有限,往往僅限於聲明而不是實施的政策。

阿拉伯聯盟的目的

阿拉伯聯盟的聲明目的是在經濟、通信、文化、國籍、社會福利和健康等共同利益問題上尋求其成員之間的密切合作;加強聯繫、改善通信,促進講阿拉伯語國家的共同利益。

該組織的創始文件《阿拉伯國家聯盟公約》確定了聯盟的使命如下:“聯盟的目的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協調其政治活動,以實現它們之間的密切合作,保護其獨立和主權,並全面考慮阿拉伯國家的事務和利益。”

結論

世界各地存在許多不同的政府間組織。其中一些是全球性的,如聯合國,而其他一些則更關注某些地區,如阿拉伯聯盟。這個組織由橫跨中東和北非的22個成員國組成。像其他類似組織一樣,阿拉伯聯盟的目標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同時促進其政治和經濟發展。

常見問題

誰是阿拉伯聯盟的領導者?

阿拉伯聯盟由秘書長領導。截至2024年3月,艾哈邁德·阿布·蓋特擔任該職位。他於2016年上任。

阿拉伯聯盟還存在嗎?

是的,阿拉伯聯盟仍然存在。但是,成員們正在缺席聯盟峰會並拒絕職位,這可能是對該組織熱情減退的跡象。

一些學者和政治家認為,聯盟無法克服其成員國之間的內部分歧所造成的基本癱瘓,導致其“決議是預先製定的、過時的、脫離實際的,並且本能地反以色列。”根據貝京-薩達特戰略研究中心202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的結論,“是時候關閉它了。”

費城天普大學副教授、《從韌性到革命:外國干預如何破壞中東》的作者肖恩·尤姆在2018年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我們會看到聯盟逐漸解體,可能還需要一兩個十年。”

為什麼土耳其不在阿拉伯聯盟?

土耳其曾表示有興趣獲得聯盟的觀察員資格,但因多種原因被拒絕。其中包括來自伊拉克的反對,因為土耳其經常與伊拉克的庫爾德公民發生戰鬥,還有來自敘利亞的反對,因為敘利亞仍然聲稱土耳其的哈塔伊省。聯盟還譴責了土耳其在利比亞和其他國家的軍事干預。

阿拉伯聯盟是一個軍事聯盟嗎?

阿拉伯聯盟本質上不是一個軍事聯盟。但其創始成員同意在軍事事務上進行合作和協調軍事防禦。在2007年的峰會上,成員國領導人決定重新啟動其聯合防禦並建立一支維和部隊,部署在南黎巴嫩、達爾富爾、伊拉克和其他熱點地區。

在2015年埃及的峰會上,成員國原則上同意成立一支聯合自願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