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消費是什麼?

自主消費(Autonomous consumption)被定義為即使消費者沒有可支配收入時仍須進行的支出。無論消費者在任何時間點擁有多少收入或資金,某些商品都是必須購買的。當消費者資源短缺時,支付這些必需品可能會迫使他們借錢或動用先前積攢的儲蓄。

關鍵要點

  1. 自主消費被定義為即使消費者沒有可支配收入時仍須進行的支出。
  2. 這些支出無法被消除,無論個人收入如何有限,因此被視為自主或獨立的支出。
  3. 當消費者資源短缺時,支付其必需品可能會迫使他們借錢或動用先前的儲蓄。

理解自主消費

即使某人沒有錢,他們仍然需要某些東西,例如食品、住所、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不論個人收入如何有限,這些支出無法被消除,因此被視為自主或獨立的支出。

自主消費可以與可支配消費(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形成對比,後者是指消費者認為非必要但如果收入充足則希望購買的商品和服務。

如果消費者的收入在一段時間內消失,他們不得不動用儲蓄或增加債務以資助基本支出。

自主消費的水平可能會隨著限制或消除收入來源的事件或儲蓄和融資選項減少而變動。這包括縮小住所規模、改變飲食習慣或限制某些公用事業的使用。

反儲蓄

反儲蓄(Dissaving)指的是超過可用收入的花費。這可以通過動用儲蓄賬戶、信用卡現金預支或借用未來收入(透過發薪日貸款或常規貸款)來實現。

反儲蓄也被稱為負儲蓄,可以在個人層面或較大的經濟規模上進行考察。如果某個社區或人群的自主消費超過了包括在內的個人的累計收入,則該經濟體具有負儲蓄(並且很可能通過借債來資助其支出)。

出現反儲蓄的情況下,一個人並不一定需要經歷財務困難。例如,一個人可能具有大量儲蓄來支付重大生活事件,如婚禮,使用累積的資金進行可支配的開支。

政府將其可用資金分配給強制性、自主支出或可支配支出。強制性或自主支出包括用於特定項目和目的的資金,這些項目被認為對國家正常運行是必需的,例如社會保障、醫保和醫療補助。

與之相反,可支配資金可以用於對社會有價值但不被認為關鍵的計劃。可支配資金通常支持某些國防活動、教育和交通計劃。

自主消費與誘導消費

自主消費與誘導消費(Induced consumption)的區別在於,後者應隨收入波動。

誘導消費是指隨可支配收入水平變化的支出部分。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預計消費也會相應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在奢華生活方面花費更多、進行更多購買,並產生更高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