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捐贈基金(Endowments)?

捐贈基金是向非營利組織提供的禮物,用於特定目的。這個術語也用來指非營利機構(如大學)的全部可投資資產。捐贈基金,也稱為機構的「本金」或「本金總額」,用於符合捐贈者意願的運營或計劃。

大多數捐贈基金設計為保持本金不變,而將收入用於受益人指定的目的。一個受限制的捐贈基金必須永久保留,其中只有收入可以花費。

關鍵要點

  • 捐贈基金通常由信託、私人基金會或公共慈善機構頒發。
  • 它們對非營利教育機構、文化機構和服務導向的組織有益。
  • 大多數捐贈基金都有使用限制,只能使用基金的投資收入,而非本金。

理解捐贈基金

捐贈基金通常組織為信託、私人基金會或公共慈善機構。許多捐贈基金受益於教育機構,其他則針對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宗教組織、私人中學和以服務為導向的組織,如養老院或醫院。

在某些情況下,每年只能使用捐贈基金資產的一定百分比,因此從捐贈基金中提取的金額可能是利息收入和本金的組合。本金和收入的比率可以根據市場現行利率每年變化。

捐贈基金的政策

捐贈基金由三個組成部分的指導方針管理,包括投資政策、提取政策和使用政策。

投資政策

投資政策規定了管理者允許進行的投資類型,並規定了管理者在尋求目標回報時可以承擔的風險程度。許多捐贈基金在其法律結構中建立了特定的投資政策,以確保資金池長期持續。

較大大學的捐贈基金可能有數百甚至數千個較小的基金,這些基金在不同證券或資產類別中投資資金池。這些基金通常有長期投資目標,如特定的回報率或收益。資產配置(即基金內投資的組合)旨在滿足基金目標的長期回報。

提取政策

提取政策規定了組織或機構每個時期或分期付款可以從基金中提取的金額。

提取政策可以基於組織的需求和資金數額。然而,最終捐贈基金有年度提取限額。例如,一個捐贈基金可能將提取限制在基金總額的5%。大多數大學的捐贈基金旨在永續,因此有年度支出限額。

使用政策

使用政策規定了基金的用途。無論是機構設立的還是捐贈者贈送的捐贈基金,都可以有多種用途。這些用途包括確保特定部門的財務健康,授予獎學金或研究基金,或向學生提供其他財務援助。

大學的講座職位或捐資教授職位可以用捐贈基金的收入支付,從而釋放資本來招聘更多的教職員。這些講座職位被認為是有聲望的,通常保留給資深教職員。

捐贈基金也可以專門設立於大學內的特定學科、部門或計劃。舉例來說,史密斯學院有一個用於其植物園的捐贈基金,而哈佛大學有超過14,000個獨立的捐贈基金。

捐贈基金的類型

捐贈基金有四種類型:

  • 無限制捐贈基金 – 這包括可由接收禮物的機構自由支配的資產,可以花費、存儲、投資或分配。
  • 定期捐贈基金 – 本金可以在一段時間或某一事件發生後使用。
  • 準捐贈基金 – 用於特定用途的捐贈。本金通常保留,而收益按照捐贈者的規定使用。這些捐贈基金通常由受益機構通過內部轉移或使用無限制捐贈基金發起。
  • 受限制捐贈基金 – 本金永久保留,而投資資產的收益按照捐贈者的規定使用。

捐贈基金的條款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違反。如果機構面臨破產但仍有捐贈資產,法院可以頒布cy pres原則,允許機構使用這些資產來改善財務狀況,同時儘量符合捐贈者的意願。

動用捐贈基金的本金以支付債務或運營費用被稱為「侵佔」或「捐贈基金侵佔」,有時需要法院批准。

捐贈基金的需求

捐贈基金的管理者必須平衡使資產用於推進其事業或可持續地發展其機構的需求。負責管理大學捐贈基金的任何團隊的目標是通過再投資捐贈基金的收益來可持續地增長基金,同時為機構做出貢獻。

慈善機構(包括大多數撥款基金會在內)根據聯邦法律要求每年支付其捐贈基金投資資產的5%用於慈善目的,否則風險是失去其免稅地位。私人運營基金會必須支付其投資收入的絕大部分,即85%或更多。社區基金會則沒有這一要求。

根據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大額大學捐贈基金必須對其淨投資收入支付1.4%的稅。這個稅針對至少有500名學生且每名學生淨資產達50萬美元的私立大學和學院持有的捐贈基金徵收。

捐贈基金與高等教育

捐贈基金是美國學術界的核心部分,一所學校的捐贈基金規模可以衡量其健康狀況。它們使大學能夠通過學費以外的來源資金其運營成本,並提供了應急基金。

像常春藤盟校這樣的老牌教育機構特別成功地建立了非常穩健的捐贈基金,他們享有來自富有畢業生的不斷捐款和良好的基金管理。

馬庫斯·奧列裡烏斯在公元176年左右為雅典的主要哲學學校建立了第一個有記錄的捐贈基金。

捐贈基金的批評

哈佛和其他精英大學因其捐贈基金規模而受到批評。批評者質疑其效用,將其比作囤積。

大額捐贈基金被認為是教育機構的雨天基金,但在經濟大衰退期間,許多捐贈基金減少了其支出。一項2014年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的研究仔細研究了這種行為背後的激勵,發現捐贈基金的健康狀況被過度強調,而不是機構本身的整體健康。

投資爭議

學生活動人士經常批評大學的捐贈基金投資去向。1977年,漢普郡學院從南非投資中撤資,以抗議種族隔離,這一舉措被美國許多教育機構紛紛效仿。

最近,擁有數十億捐贈基金的三所大學——哈佛、普林斯頓和斯坦福——拒絕接受原本將獲得的數百萬來自聯邦政府的CARES法案中的140億美元高等教育援助之一的一部分。 哈佛大學最近拒絕了來自拜登總統的美國救援計劃中的2550萬美元緊急COVID-19援助。

捐贈基金的真實案例

現今仍舊活躍的最古老捐贈基金是由亨利八世和他的親屬建立的。他的祖母,裡士滿伯爵夫人,在牛津和劍橋設立了神學捐贈教授職位,而亨利八世在牛津和劍橋設立了各種學科的教授職位。

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數據,2023年美國前十大捐贈基金規模排名如下:

  • 哈佛大學 – $495億
  • 德克薩斯大學 – $450億
  • 耶魯大學 – $407億
  • 斯坦福大學 – $365億
  • 普林斯頓大學 – $340億
  • 麻省理工學院 – $234億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210億
  •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 – $192億
  • 密西根大學 – $178億
  • 加州大學 – $177億

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

哈佛官員曾預期捐贈基金在2020年因疫情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而縮水。但實際上,它投資回報達到7.3%,並且增加了一些。

對2021年的擔憂證明更加無根據。受益於上升的股票市場,捐贈基金的投資回報達到了33.6%,並增長了113億美元至532億美元。

最近,基金遭遇困難,2022財年回報率為-1.8%,2023財年回報率為0.1%。

哈佛的總體捐贈基金包含成千上萬的特定基金。這些基金的資產配置分布在多種投資類型中,包括:

  • 股票:11%
  • 對沖基金:31%
  • 私募股權:39%
  • 房地產:5%
  • 債券:6%
  • “其他”和現金:7%

捐贈基金的年度支出率通常有上限。哈佛在2023年的支出總額為22億美元。

從投資角度看,哈佛的捐贈基金在長期內一直產生強勁回報,儘管新捐贈引入的資本也推動了總體增長。

捐贈基金的資金來源

大學或其他非營利機構的捐贈基金可能由許多單獨的捐贈組成,每個都稱為捐贈基金。哈佛的總捐贈基金超過500億美元。這個基金由許多單獨的捐贈組成,每個都附有自己的規則。例如,個別捐贈者可能捐出一筆資金,專門用於資助人類學研究系的研究。

在大多數情況下,捐贈基金的管理者只花費投資收入,而不是禮物的本金。這是許多捐贈基金的一個常見規定。

誰管理捐贈基金?

擁有捐贈基金的機構可能有內部財務管理者或聘請外部公司來管理資金。無論哪種情況,機構的受託人委員會都會制定投資和花費資金的規則。

誰有資格獲得捐贈基金?

捐贈基金根據定義是對非營利機構的禮物。任何教育、慈善、宗教或科學機構都可以成為捐贈基金的受益者。一般來說,創立捐贈基金的是希望對特定事業做出貢獻的高淨值個人或團體。捐贈基金使他們可以高精確度地指定他們希望資金如何使用。

總結

美國一些最有聲望的大學擁有極其巨額的捐贈基金。這可能會讓一些學生感到不滿,他們需要支付高額學費來學習。但是好壞參半,捐贈基金無法用來減少所有人的學費,甚至無法用來支付基本運營成本。捐贈基金由許多個人的具體禮物構成,每個禮物都指定了其用途。它們可能資助某些研究、創建獎學金或資助講座。

捐贈基金旨在永久存在。只有投資回報,而非基礎資產,會在每年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