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平均每日餘額法?

平均每日餘額法是信用卡發行公司計算持卡人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的一種常見方法。它是基於每個結算期內每天的未償餘額來計算的。

關鍵要點

  • 平均每日餘額法是計算信用卡利息費用的一種常見方法。
  • 它是基於每個結算期內每天的未償餘額來計算的。
  • 平均每日餘額需乘以信用卡的日週期利率和結算期內的天數。
  • 日週期利率是將信用卡的年利率 (APR) 除以365 (或閏年的366)。

理解平均每日餘額法

根據聯邦《真實貸款法案》 (TILA),信用卡發行公司必須在其條款與條件聲明中披露計算財務費用的方法、年利率 (APR)、費用和其他條款。提供這些細節使消費者更容易比較不同的信用卡。

要計算財務費用,卡發行公司可以使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

  • 平均每日餘額法: 本文的主題,也是今天最常見的方法,使用剛結束的結算週期每一天結束時的餘額來計算財務費用,如下所述。
  • 上期餘額法: 在這裡,利息費用基於最新結算週期開始時的餘額,而不是結束時的餘額。
  • 調整餘額法: 這種方法基於上個結算期結束時的餘額減去當期內的任何信用和支付來計算財務費用。新購買的物品將在下個月的賬單中顯示。 這三種方法中,這種方法最不常見。

如果您每月全額支付信用卡餘額,您就不必支付任何利息。

平均每日餘額法的運作方式

平均每日餘額法可以採取幾種不同的形式,包括有複利或無複利的計算。

無論是哪種情況,公式都如下:

平均每日餘額 x 日週期利率 x 結算週期的天數 = 該月的利息費用

帶複利與不帶複利的計算差異在於如何定義「每日餘額」。

在帶複利的平均每日餘額法中,發行公司取每一天開始時的餘額,加上當天的新費用以及前一天餘額的利息費用,減去當天的任何支付或信用。

然後,發行公司將所有的每日餘額加總,並以結算週期的天數來除以總數。所得結果即為平均每日餘額。

根據上述公式,平均每日餘額將乘以日週期利率(年百分比率除以年度天數),最後乘以結算週期的天數。結果即為該月的利息費用。

不帶複利的平均每日餘額法運作大致相同,但卡發行公司不會在計算每日餘額時加入前一天的利息。因此,與前述方法不同,不會計入複利。

帶複利的方法對持卡人而言更昂貴,對發行公司而言則更有利可圖。

其他平均每日餘額法變體包括包括新購買項目的平均每日餘額和不包括新購買項目的平均每日餘額。前者運作如上所述,後者不會在當期算入新購買項目,直到下一期。

平均每日餘額法例子

以下是一個不帶複利的平均每日餘額法簡化示例。

假設某信用卡在結算期開始時餘額為$1,000,年利率 (APR) 為20%(或0.20)。該年利率轉換為每日週期利率約0.055%(或0.00055)。

持卡人在結算期第10天購買了一筆$100的物品,使其餘額增加到$1,100,並且在當月內(有30天)沒有其他購買或支付。

使用此平均每日餘額法,發行公司將前10天的$1,000乘以10,再將接下來20天的$1,100乘以20。總數為$32,000($10,000 + $22,000)。

然後,發行公司將$32,000除以30(結算週期的天數),得到的結果為$1066.67的平均每日餘額。

最後,為了計算整個30天結算期的利息費用,發行公司將$1066.67的平均每日餘額乘以每日週期利率0.055%,再乘以30天。

換句話說,$1066.67 x 0.00055 x 30 = $17.70。

已被禁止的一種方法

過去,一些信用卡公司使用一種稱為雙週期賬單的方法,該方法基於客戶最後兩個結算週期的平均每日餘額計算,有時會導致持卡人為已還清的債務支付利息。 2009年《信用卡責任和披露法》(簡稱CARD法案)禁止了這種做法。

什麼是寬限期?

寬限期是從結算期結束到信用卡付款到期之間的一段時間。如果在寬限期結束前還清餘額,就可以避免支付利息。寬限期通常至少為21天,但可以更長,且可能不包括所有費用,例如現金預支。

如何查詢您的信用卡是否使用平均每日餘額法?

您在申請信用卡時收到的信用卡協議會告訴您發行公司使用哪種方法來確定財務費用,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如果您不再擁有副本,可以向發行公司要求一份。根據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說法,「法律規定,發行公司必須應您的要求向您提供協議副本。」

信用卡利息是否可以抵稅?

目前不行。根據國稅局的說法,「因個人開支而產生的信用卡和分期付款利息」不能在報稅時扣除。然而,在1986年的稅收改革之前,這是可以扣除的。

總結

平均每日餘額法是當今計算信用卡財務費用最常用的方法。了解它的運作可以幫助您省錢,但如果您能每月全額支付餘額,不產生利息,您將節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