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盒式套利策略?

盒式套利策略,也稱為長盒,是一種選擇權套利策略,它結合買入牛市買權價差和匹配的熊市賣權價差。盒式套利策略可以被視為兩個豎直價差,它們具有相同的行使價格和到期日。

盒式套利策略用於在隱含利率比交易員去主經紀商、清算公司或銀行更有利的情況下借款或貸款。因為盒式合約在到期時的價值永遠是平倉行使價之間的距離(例如,一個100點的盒式合約可能使用25和125的行使價格,到期時價值為100美元),因此今天支付的價格可以被視為零息債券的價格。初始成本越低,其隱含利率越高。這個概念被稱為合成貸款。

關鍵要點

  • 盒式套利策略結合買入牛市買權價差和匹配的熊市賣權價差。
  • 盒式套利策略的最終收益永遠是兩個行使價格之間的差距。
  • 到期時間越長,今天盒式套利策略的市場價格越低。
  • 實施盒式套利策略的成本——特別是收取的佣金——可能是其潛在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 交易員使用盒式套利策略來合成借款或貸款以進行現金管理

理解盒式套利策略

當價差本身相對於其到期價值被低估時,盒式套利策略最佳使用。如果交易員認為價差被高估,他們可能會使用空盒策略,即使用相反的選擇權配對。考慮到涉及的兩個豎直的牛市買權和熊市賣權,盒式套利策略的概念就顯而易見了。

看漲豎直價差在標的資產到期時收於較高的行使價格下最大化其利潤。看跌豎直價差在標的資產到期時收於較低的行使價格下最大化其利潤。

通過結合牛市買權價差和熊市賣權價差,交易員消除了未知的因素,即標的資產在到期時的位置。這是因為收益始終會是到期時兩個行使價格之間的差距。

如果價差的成本(扣除佣金後)低於兩個行使價格之間的差距,則交易員鎖定無風險利潤,這使其成為一種中性策略。否則,交易員將承擔僅由實施該策略的成本組成的損失。

盒式套利策略有效地建立了合成貸款。像零息債券一樣,它們最初以折扣買入,價格隨時間穩步上升直到到期時等於行使價格之間的距離。

盒式套利策略的構建

公式如下:

BVE = HSP – LSP

MP = BVE – (NPP + Commissions)

ML = NPP + Commissions

其中:

  • BVE = 到期時的盒子價值
  • HSP = 高行使價
  • LSP = 低行使價
  • MP = 最大利潤
  • NPP = 凈支付權利金
  • ML = 最大損失

為了構建一個盒式套利策略,交易員買入一個價內買權,賣出一個價外買權,買入一個價內賣權,並賣出一個價外賣權。換句話說,買入一個價內買權和賣權,然後賣出一個價外買權和賣權。

鑑於這個組合中有四個選擇權,實施該策略的成本——特別是收取的佣金——可能是其潛在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類複雜的選擇權策略有時被稱為鱷魚價差。

有時候盒子的成本超過行使價之間的價差。如果是這種情況,長盒子不會奏效,但短盒子可能會。該策略反轉計劃,賣出價內選擇權並買入價外選擇權。

盒式套利策略示例

公司A的股票價格為51.00美元。盒子四條腿中的每個選擇權合約控制100股股票。計劃如下:

  • 以3.29美元買入49買權(價內),每個選擇權合約耗費329美元的借記
  • 以1.23美元賣出53買權(價外),每個選擇權合約獲得123美元的借記
  • 以2.69美元買入53賣權(價內),每個選擇權合約耗費269美元的借記
  • 以0.97美元賣出49賣權(價外),每個選擇權合約獲得97美元的借記

交易的總成本為329美元 – 123美元 + 269美元 – 97美元 = 378美元。行使價之間的價差為53 – 49 = 4。乘以每個合約的100股 = 400美元的盒子價差。

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可以在佣金前鎖定22美元的利潤。此交易的四條腿的佣金成本必須少於22美元才能使此交易有利可圖。這是一個薄弱的利潤空間,且僅在盒子的凈成本低於到期價值或行使價之間的差異時才有效。

盒式套利策略中的隱藏風險

儘管盒式套利策略通常用於現金管理並被視為一種低風險的套利利率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隱藏風險。首先是利率可能會強烈對你不利,引起損失,如同其他對利率敏感的固定收益投資那樣。

第二個潛在的風險,也許不那麼明顯的是早期行使的風險。美式期權(如在大多數美國股票上列出的選擇權)可能會被提前行使(即在到期前),因此深度價內的空頭期權可能會被分配。在盒式套利策略的正常構建中,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為你會持有深度買權和賣權,但股價可能會顯著變動,然後發現自己可能會被分配。

對於單隻股票期權編寫的短盒子,這種風險增加,如一位 Robinhood 交易員的著名案例中,他在短盒子上損失了超過2000%。這是因為賣出的深度賣權被隨後指派,迫使 Robinhood 行使長買權來獲得滿足分配所需的股票。這場災難被發布在線上,包括在各個 subreddit 上,並成為一個戒律故事(特別是在該交易員吹噓這是一個幾乎無風險的策略之後)。

這裡的教訓是避免短盒子,或者只在指數(或類似標的)上書寫短盒子,這些使用歐式期權,不允許提前行使。

常見問題

何時應使用盒式策略?

盒式策略最適合利用比通常信貸渠道(例如,銀行)更有利的隱含利率。因此,它最常用於現金管理。

盒式套利策略是否無風險?

理論上,長盒子是一個主要對利率敏感的低風險策略。長盒子總是會在到期時的價值等於所使用的兩個行使價格之間的距離。然而,短盒子可能會面臨使用美式期權時的提前分配風險。

什麼是短盒套利策略?

短盒子與標準的長盒子相反,涉及賣出深價內買權和賣權並買入價外選擇權。這在盒子的價格高於行使價之間的距離時實施(這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低利率環境或單隻股票期權的股息支付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