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負債權比率(Debt-to-Equity)?

負債權益比(D/E比)用於評估公司的財務槓桿,通過將公司的總負債除以股東權益來計算。D/E比在企業財務中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它衡量公司依靠負債而非自身資源來運營的程度。D/E比是一種特定類型的槓桿比。

重點摘要

  • 負債權益比(D/E比)比較公司的總負債與其股東權益,並可用來評估其依賴負債的程度。
  • D/E比因行業而異,最適宜用於比較直接競爭對手或衡量公司依賴負債的變化。
  • 在類似公司中,較高的D/E比暗示風險更高,而特別低的D/E比則可能表明公司沒有利用負債融資擴展業務。
  • 投資者常常會調整D/E比,只考慮長期負債,因為它比短期負債承擔更多風險。

D/E比的公式與計算

負債/權益 = 總負債 / 總股東權益

begin{aligned} & ext{Debt/Equity} = frac{ ext{Total Liabilities} }{ ext{Total Shareholders' Equity} } \ end{aligned} ​Debt/Equity = Total Shareholders』 Equity / Total Liabilities​​

計算D/E比所需的信息可以在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找到。從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總資產中減去負債的價值,可得出股東權益的數值,這是資產負債表方程的重新排列版本:

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

這些資產負債表分類可能包括在傳統貸款或資產意義上不會被認為是負債或權益的項目。由於該比率會受到保留盈餘或虧損、無形資產和養老金計劃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通常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理解公司依賴負債的程度。

為了獲得更清晰的圖片並促進比較,分析師和投資者常常會調整D/E比。他們還會在短期槓桿比、盈利能力和增長預期的背景下評估D/E比。

如何在Excel中計算D/E比

企業所有者使用各種軟體來追蹤D/E比和其他財務指標。Microsoft Excel 提供一個資產負債表模板,可以自動計算包括D/E比和負債比在內的財務比率。

或者,您可以在相鄰的電子表格單元格中輸入總負債和股東權益的值,假設是B2和B3,然後在單元格B4中添加公式「=B2/B3」來獲取D/E比。

D/E比告訴你什麼?

D/E比衡量公司相對於資產淨值的負債額。負債必須償還或再融資,並產生通常無法延遲的利息支出,在發生違約時可能會影響或摧毀股權價值。因此,高D/E比通常與高投資風險相關;這意味著公司主要依靠負債融資。

負債融資的增長可能會增加收益,如果增量利潤超過相關的負債服務成本,那麼股東應該會受益。然而,如果負債融資的額外成本超過它所產生的額外收入,那麼股價可能會下跌。負債成本和公司的償債能力可能會隨市場條件變化。因此,最初看似謹慎的借貸可能在不同情況下變得不利可圖。

長期負債和資產的變化往往對D/E比影響最大,因為涉及的數額通常比短期負債和短期資產來得大。如果投資者想要評估公司的短期槓桿及其償還一年或更短時間內債務的能力,他們可以使用其他比率。

例如,現金比率評估公司的近期流動性:

現金比 = 現金 + 可銷售證券 / 短期負債

還有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 短期資產 / 短期負債

D/E比的例子

讓我們以蘋果公司(AAPL)為例。以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0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蘋果的總負債為2790億美元,總股東權益為740億美元。

使用上述公式,蘋果的D/E比可計算為:

負債權益比 = 2790億美元 / 740億美元 = 3.77

這意味著蘋果每1美元的股權有3.77美元的負債。但僅憑比率本身無法給投資者完整的圖景。重要的是將比率與其他類似公司的進行比較。

調整D/E比

並非所有的負債都具有相同的風險。長期D/E比專注於風險較高的長期負債,使用其價值代替標準公式中的總負債:

長期D/E比 = 長期負債 / 股東權益

短期負債也會增加公司的槓桿,當然,但由於這些負債必須在一年或更短時間內償還,它們不如長期負債風險高。舉例來說,設想一家有100萬美元應付賬款(工資、應付賬款、票據等)和50萬美元長期負債的公司,與另一家有50萬美元應付賬款和100萬美元長期負債的公司。

如果兩家公司都有150萬美元的股東權益,那麼它們的D/E比都是1。表面上看來,它們的槓桿風險是相同的,但實際上,第二家公司風險更大。

一般來說,短期負債比長期負債便宜,且對利率變動不那麼敏感,這意味著第二家公司的利息支出和資本成本可能更高。如果當長期負債到期並需要再融資時利率更高,那麼利息支出將會上升。

最後,如果假設公司未來一年不會違約,那麼短期到期的債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相比之下,公司的長期負債償付能力將取決於其長期業務前景,而這是不那麼確定的。

個人財務的D/E比

D/E比也可以應用於個人財務報表,稱為個人D/E比。這裡的權益是指個人資產總值與其總債務或負債的差額。個人D/E比的公式略有不同:

負債/權益 = 個人總負債 /個人資產 - 負債

個人D/E比通常用於個人或小企業申請貸款時。貸款人使用D/E數據評估貸款申請人在暫時失去收入的情況下繼續還款的能力。

例如,預期的房貸借款人如果比具有債務更多的資產,在長期失業期間更有可能繼續還款。這對申請小企業貸款或信用額度的人也是如此。

如果企業所有者具有良好的個人D/E比,那麼他們更有可能在負債融資的投資開始見效之前繼續還款。

D/E比與槓桿比

槓桿比是一個廣泛的財務比例類別,其中D/E比是最知名的。”槓桿”是指財務槓桿的術語。

槓桿比更重視槓桿概念,而不是會計或投資分析中使用的其他比率。其基本原則通常假設某些槓桿是有利的,但過多的槓桿會使組織面臨風險。

負債權益比在比較直接競爭對手時最有用。如果一家公司的D/E比明顯高於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那麼其股票可能風險較高。

D/E比的局限性

使用D/E比時,考慮公司所處的行業非常重要。由於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資本需求和增長率,一個行業中常見的D/E比值在另一個行業可能是一個警告信號。

公用事業股票通常具有特別高的D/E比。由於這是一個高度監管的行業,通常以穩定的收益率進行大規模投資並產生穩定的收入流,因此公用事業公司重度借貸且借貸成本相對較低。慢速增長行業中具有穩定收入的高槓桿比,代表了資本的有效利用。消費必需品行業的公司因類似原因往往具有較高的D/E比。

分析師並不總是對什麼定義為負債保持一致。例如,優先股票有時被認為是權益,因為優先股股息支付不是法律義務,且優先股在公司資產清算中優先於所有負債(但次於普通股)。另一方面,通常穩定的優先股股息、面值和清算權使優先股看起來更像負債。

將優先股票包括在總負債中會提高D/E比,使公司看起來更具風險。將優先股票包括在D/E比的權益部分會增加分母並降低比率。這在分析嚴重依賴優先股籌資的行業(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時尤其棘手。

什麼是良好的負債權益比(D/E比)?

什麼是「良好」的D/E比將取決於業務的性質及其行業。一般而言,D/E比小於1會被認為相對安全,而2或更高的值可能被認為風險較大。某些行業如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和銀行業,通常具有相對較高的D/E比。

請注意,特別低的D/E比可能是一個負面信號,表明公司沒有利用負債融資及其稅收優勢。(企業利息支出通常是可扣稅的,而股息支付則需繳納企業和個人所得稅。)

D/E比為1.5意味著什麼?

D/E比為1.5意味著該公司每1美元的權益有1.50美元的負債。舉例來說,假設公司擁有200萬美元的資產和120萬美元的負債。由於權益等於資產減去負債,公司權益為80萬美元。其D/E比因此為120萬美元除以80萬美元,即1.5。

負的D/E比表明什麼?

如果公司有負的D/E比,這意味著它有負的股東權益。換句話說,公司的負債超過了資產。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會被認為是高風險的信號,並成為尋求破產保護的激勵。

哪些行業具有高D/E比?

在銀行和金融服務行業,相對較高的D/E比很常見。銀行持有大量負債,因為它們擁有大量固定資產,如分行網絡。其他資本密集的行業,如航空公司和工業企業,通常也具有較高的D/E比。

D/E比如何用於衡量公司風險?

D/E比的穩步上升可能會使公司未來獲得融資變得更加困難。對負債的不斷依賴最終可能導致公司償付現有貸款義務困難。非常高的D/E比最終可能導致貸款違約或破產。

總結

負債權益比(D/E比)可以幫助投資者識別在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帶來風險的高槓桿公司。投資者可以將公司的D/E比與其行業平均值和競爭對手進行比較,以了解公司依賴負債的程度。然而,並非所有高D/E比都表明業務前景不佳。

事實上,負債可以使公司增長並產生額外收入。但如果公司對負債的依賴增長或對其行業來說過高,潛在的投資者會想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