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預算差異?

預算差異是一種定期的度量方法,用於政府、公司或個人量化特定會計類別的預算和實際數字之間的差異。 正面的預算差異代表積極的變動或收益;負面的預算差異描述負面的變動,即虧損或短缺。 預算差異的產生是因為預測者無法精確地預測未來的成本和收入。

預算差異可能是由可控或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例如,較差的預算規劃和勞動成本是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通常是外部的,源自公司外部的事件,例如自然災害。

關鍵要點

  • 預算差異是一個會計術語,用來描述實際成本高於或低於標準或預測成本的情況。
  • 不利或負面的預算差異表明預算不足,這可能是由於收入不足或成本高於預期而導致的。
  • 差異可能由於內部或外部原因引起,包括人為錯誤、不切實際的預期以及變化的商業或經濟情況。

理解預算差異

預算差異有三個主要原因:錯誤、變化的商業條件和未達到的預期。

  1. 預算制定者的錯誤可能在編制預算時發生。這可能是由於錯誤的計算、使用錯誤的假設或依賴過時或錯誤數據。
  2. 變化的商業條件,包括整體經濟或全球貿易的變化,可以導致預算差異。原材料成本可能上漲,或者市場上出現新的競爭對手,從而產生價格壓力。未能準確預測的政治和監管變化也屬於這一類別。
  3. 當管理團隊表現超過或低於預期時,預算差異也會發生。預期總是基於估算和計劃,而這些也依賴於預算中構建的輸入值和假設。因此,差異比公司管理者希望的更常見。

預算差異的重要性

應該適當地將差異標示為「有利」或「不利」。有利的差異是指收入高於預算或成本低於預期。結果可能是比原先預測的收入更高。相反,不利的差異發生在收入少於預算數額或成本高於預算數額時。由於差異的存在,淨收入可能低於管理層最初的預期。

如果差異被認為是重大的,將會調查原因。然後,管理層將被指派看是否能解決問題。「重大」的定義是主觀的,並且取決於公司和差異的相對大小。然而,如果重大差異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管理層可能需要評估其預算編制過程。

彈性預算與固定預算中的預算差異

彈性預算允許在編制預算所使用的假設改變時進行更改和更新。固定預算則保持不變,即使假設發生變化。因此,彈性預算允許更大程度的適應變化的情況,應該能夠減少預算差異,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

例如,假設生產減少,可變成本也會降低。在彈性預算中,這一點得到了反映,結果可在這一較低的生產水平上進行評估。在固定預算中,原始生產水平保持不變,結果的差異不如彈性預算那樣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公司因這個原因使用彈性預算。

不利差異的示例

例如,假設一家公司預計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250,000美元。然而,由於消費者需求下降,公司僅實現了200,000美元的銷售額。不利差異為50,000美元,即20%。公司將查看每個產品或產品線的銷售組合差異,以幫助識別問題。

同樣,如果預期期間的費用為200,000美元,但實際費用為250,000美元,那將有50,000美元或25%的不利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