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貼現回本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

貼現回本期是一種資本預算程序,用於確定項目的盈利能力。貼現回本期通過貼現未來現金流並認識到貨幣的時間價值,給出收支平衡所需的年數。這個指標用於評估給定項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

更為簡單的回收期公式僅將項目的總現金支出除以年均現金流,這不會像貼現回本期那樣準確地回答是否應該接受一個項目,因為它僅假設了一次性前期投資,並未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

關鍵要點

  • 貼現回本期用作資本預算的一部分,以確定應接受哪些項目。
  • 比標準回收期計算更準確,貼現回本期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
  • 貼現回本期公式顯示了根據觀察項目預期現金流的現值來收回投資所需的時間。
  • 貼現回本期越短,則表示項目或投資越早產生現金流以覆蓋初始成本。

 

理解貼現回本期

在決定是否進行任何項目時,公司或投資者希望知道何時能收回投資,即來自項目的現金流何時能夠覆蓋項目成本。這尤其有用,因為公司和投資者通常需要在多個項目或投資之間做出選擇,因此能夠確定某些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回收時間相比有助於決策。

貼現回本期的基本方法是採用項目未來估計的現金流,並將其貼現到現值。這與投資所需的初始資本支出進行比較。

未來現金流現值等於初始成本的時間段表明何時項目或投資達到收支平衡。此後的時間段,現金流將超過初始成本。

貼現回本期越短,表示項目或投資越早產生現金流以覆蓋初始成本。在使用貼現回本期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通用規則是,應接受回收期較短於目標時間框架的項目。

公司可以將項目所需的收支平衡日期與根據貼現現金流所計算的收支平衡日期進行比較,以批准或否決項目。

計算貼現回本期

首先,必須估算項目的定期現金流,並將其以表格或電子表格的形式逐期顯示。這些現金流將被其現值因素所減少以反映貼現過程。這可以使用現值函數和電子表格中的表格完成。

接下來,假設項目以大型現金流出或者投資開始,將未來貼現的現金流入量與初始投資流量進行凈計算。將貼現回本期過程應用於每個附加時期的現金流入以找到流入量等於流出量的點。此時,項目的初始成本已被償還,回收期限減少到零。

回收期與貼現回本期

回收期是使用名義美元收回項目投資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貼現回本期反映的是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收回項目投資,不僅基於現金流的出現時間,還考慮了市場上的現行回報率。

這兩種計算方法雖然相似,但可能不會返回相同的結果,這是因為現金流的貼現。例如,具有在項目生命後期支付更高現金流的項目將因複利而經歷更大的貼現。出於這個原因,回收期可能返回正值,而貼現回本期返回負值。

貼現回本期示例

假設公司A有一個項目需要初始現金支出3,000美元。該項目預計在接下來的五個時期每期返回1,000美元,適當的貼現率為4%。貼現回本期計算從起始期的-3,000美元支出開始。第一期將經歷1,000美元的現金流入。

使用現值貼現計算,這個數字是1,000美元/1.04 = 961.54美元。因此,在第一期之後,該項目仍需要3,000 – 961.54 = 2,038.46美元才能收支平衡。在第二期的貼現現金流1,000 / (1.04)^2 = 924.56美元和第三期的1,000 / (1.04)^3 = 889.00美元之後,凈項目餘額為3,000 – (961.54 + 924.56 + 889.00) = 224.90美元。

因此,在收到第四筆支付後,貼現為854.80美元,項目將有629.90美元的正餘額。因此,貼現回本期是在第四期期間的某個時候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