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

EBITDA,即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是淨收入的一種替代盈利衡量方式。通過包括折舊和攤銷以及稅收和債務支付成本,EBITDA試圖代表公司運營所產生的現金利潤。EBITDA不是公認會計原則(GAAP)下的指標。一些上市公司在其季度業績中報告EBITDA以及調整後的EBITDA數字,這些數字通常排除了股票補償等額外成本。

公司和投資者對EBITDA的關注增加,引發了對其誇大盈利能力的批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報告EBITDA數字的上市公司顯示這些數字如何從淨收入中得出,並禁止它們按每股報告EBITDA。

主要要點

  •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是一種核心企業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
  • EBITDA的計算公式是將淨收入加上稅收、利息支出以及折舊和攤銷。
  • 一些批評者,包括沃倫·巴菲特,認為EBITDA沒有意義,因為它忽略了折舊和資本成本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上市公司將其報告的任何EBITDA數字與淨收入進行對帳,並禁止按每股報告EBITDA。

EBITDA公式和計算

如果公司不報告EBITDA,可以從其財務報表中輕鬆計算。像Excel這樣的軟件可以使計算過程變得簡單。

收益(淨收入)、稅收和利息數字在損益表中找到,而折舊和攤銷數字通常在營業利潤附註或現金流量表中找到。

有兩種基於淨收入和營業收入的EBITDA公式,兩者將得出基本相同的結果。(淨收入是營業收入減去非營業費用,如稅收和利息。)

相應的EBITDA公式如下:

EBITDA = 淨收入 + 稅收 + 利息支出 + 折舊和攤銷

EBITDA = 營業收入 + 折舊和攤銷
其中:
D&A = 折舊和攤銷

EBITDA實際告訴我們什麼?

通過將利息、稅收、折舊和攤銷加回淨收入,EBITDA可用於跟踪和比較公司的基礎盈利能力,而不考慮其折舊假設或融資選擇。

像收益一樣,EBITDA經常用於估值比率,特別是與企業價值相結合的EV/EBITDA,也稱為企業倍數。

EBITDA在資產密集型行業(如能源管道)的分析中廣泛使用,這些行業擁有大量的房產、廠房和設備以及相應的高非現金折舊成本。在這些行業中,EBITDA排除的成本可能會掩蓋基礎盈利能力的變化。

同時,攤銷通常用於攤銷軟件開發或其他知識產權的成本。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技術和研究公司在討論其業績時可能會使用EBITDA的原因之一。

必須在損益表上反映的年度稅收負債和資產變動可能與運營業績無關。利息成本取決於債務水平、利率以及管理層對債務與股權融資的偏好。排除所有這些項目將重點放在公司業務產生的現金利潤上。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寫道:“對EBITDA的引用讓我們不寒而慄。”巴菲特認為,折舊是一個不能忽略的真實成本,EBITDA不是“有意義的業績衡量標準”。

EBITDA範例

假設一家公司產生了1億美元的收入,並產生了4000萬美元的銷售成本(COGS)和另外2000萬美元的間接費用。折舊和攤銷費用總計1000萬美元,導致營業利潤為3000萬美元。利息支出為500萬美元,使稅前收益為2500萬美元。按照20%的稅率,扣除500萬美元的稅款後,淨收入為2000萬美元。如果將折舊、攤銷、利息和稅收加回淨收入,則EBITDA為4000萬美元。

淨收入:$20,000,000
折舊和攤銷:+$10,000,000
利息支出:+$5,000,000
稅收:+$5,000,000
EBITDA:$40,000,000 

EBITDA 的歷史

EBITDA 是少數幾個與巴菲特相比有相似記錄的投資者之一:Liberty Media 主席約翰·馬龍(John Malone)在 1970 年代發明的。他這位有線電視行業的先驅創造了這個指標,以幫助向貸款人和投資者推銷他的槓桿增長戰略,該戰略使用債務和再投資利潤來最小化稅收。

在 1980 年代,參與槓桿收購(LBOs)的投資者和貸款人發現 EBITDA 有助於估算目標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來服務於收購中預期產生的債務。由於收購可能會涉及資本結構和稅務負擔的改變,因此排除利息和稅務費用是有意義的。作為非現金成本,折舊和攤銷費用在短期內不會影響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

槓桿收購方傾向於針對短期資本支出計劃最低或適中的公司,同時他們自己需要確保為收購融資,這使他們專注於 EBITDA 與利息覆蓋率,這個比率衡量了以 EBITDA 表示的核心運營盈利能力與償債成本之間的關係。

EBITDA 在網絡泡沫期間聲名鵲起,當時一些公司利用它來誇大其財務表現。

2018 年,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商 WeWork Companies Inc. 提交的一份首次公開募股(IPO)說明書中將其 ” Community Adjusted EBITDA ” 定義為排除一般管理費用以及銷售和營銷費用,這給該指標帶來了更多負面宣傳。

對 EBITDA 的批評

因為 EBITDA 是一個非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指標,其計算方式可能因公司而異。公司強調 EBITDA 而非淨收入的情況並不少見,因為前者可以讓它們看起來更好。

對投資者來說,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是,以往未曾報告過 EBITDA 的公司開始在其業績中突出它。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公司大量借款或面臨上升的資本和開發成本時。在這些情況下,EBITDA 可能用來分散投資者對公司挑戰的注意力。

以下是對 EBITDA 的其他批評:

  • EBITDA 忽略資產成本:一個普遍的誤解是,EBITDA 代表現金收益。然而,不同於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EBITDA 忽略了資產的成本。EBITDA 假設盈利能力主要是銷售和運營的結果,幾乎沒有考慮公司的資產和債務融資。正如巴菲特所言:「管理層是否認為牙仙會支付資本支出?」
  • 收益數據可能不可靠:雖然 EBITDA 的計算公式看起來很簡單,不同公司使用不同的收益數字作為起點。換句話說,EBITDA 容易受到收入報表中收益會計把戲的影響。
  • 公司估值可能被掩蓋: EBITDA 的所有成本排除可以讓公司看起來比實際便宜得多。當分析師看每股 EBITDA 市盈率而不是底線收益時,他們會得出較低的市盈率。
  • 考慮無線電信運營商 Sprint Nextel 的歷史例子。2006 年 4 月 1 日,該股交易價格為預測 EBITDA 的 7.3 倍。這聽起來像是個較低的倍率,但這不意味公司是個便宜貨。根據預測運營利潤的倍數計算,Sprint Nextel 以遠高於 20 倍的價格交易,公司以估計淨收益的 48 倍交易。
  • 「會計方面有一些非常馬虎的表現,而這種轉向使用調整後 EBITDA 和調整後收益的趨勢,產生了一些股票市盈率未被真實數據支持的公司,」對沖基金經理丹尼爾·勒布於 2015 年表示。
  • 自那時以來,這方面的情況並沒有太大變化。純粹使用 EBITDA 來評估公司的價值或結果的投資者風險將得到錯誤的答案。

EBITDA 與 EBIT 與 EBT

息稅前利潤(EBIT)是公司的淨收入加上所得稅和利息費用。EBIT 用於分析公司核心運營的盈利能力。計算 EBIT 的公式如下:

EBIT = Net Income + Interest Expense + Tax Expense

由於淨收入包括利息和稅務費用,因此在計算 EBIT 時,這些淨收入中的扣除項必須被反向抵消。

稅前利潤(EBT)反映了在計入稅費之前實現了多少運營利潤,而 EBIT 排除了稅款和利息支付。EBT 是通過僅加入公司的稅費來計算的。

通過排除稅務負擔,投資者可以使用 EBT 來評估在消除通常不在公司控制之內的一個變數之後的表現。在美國,這對於比較可能受到不同州稅率或聯邦稅法影響的公司特別有用。

不同於 EBITDA,EBT 和 EBIT 包括了折舊和攤銷的非現金費用。

EBITDA 與運營現金流

運營現金流是一個更好的衡量公司所生成現金多少的指標,因為它將非現金費用(折舊和攤銷)加回到淨收入中,同時還包括營運資本的變動,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庫存,這些會使用或提供現金的項目。

營運資本趨勢在確定公司產生多少現金方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投資者在分析中不包括營運資本變動,而僅依賴 EBITDA,他們可能會錯過一些可能會影響現金流的線索——例如應收賬款回收困難。

如何計算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

計算 EBITDA 的公式是:EBITDA = Operating Income + 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你可以在公司的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中找到這些數字。

什麼是好的 EBITDA?

一個強力的 EBITDA 被認為至少是公司利息費用的兩倍。例如,如果公司的年度利息費用是 100 萬美元,那麼一個強力的 EBITDA 至少應該是 200 萬美元。

在某些行業中,15% 或更多的較高 EBITDA 利潤率可能被認為是有利的。好的 EBITDA 根據行業、公司規模、行業規範、成長階段以及資本結構等有所不同。

EBITDA 與毛利相同嗎?

不,EBITDA 與毛利不同。雖然它們有關聯,但 EBITDA 和毛利是不同的財務指標。毛利表示收入減去銷售成本(COGS),這表示在扣除其他費用之前核心業務運營的盈利能力。而 EBITDA 反映了運營表現,排除了利息、稅務、折舊和攤銷,通過排除非經營費用和非現金項目提供了一個更清晰的運營盈利能力視圖。

在 EBITDA 中,攤銷是什麼意思?

關於 EBITDA,攤銷是公司無形資產帳面價值的逐步減少。攤銷在公司的損益表中報告。無形資產包括智慧財產權,如專利或商標,以及商譽。

結論

EBITDA 可以是一個有用的工具,用來比較受到不同稅務待遇和資本成本的公司,或在這些情況下可能改變的公司進行分析。它還排除了可能無法準確代表未來資本支出的非現金折舊成本。同時,排除某些成本而包括其他成本,使得不道德的企業管理者可能濫用 EBITDA。投資者對抗這種做法的最佳防禦措施是閱讀細則,將報告的 EBITDA 與淨收入進行對照。

更正—2023 年 4 月 30 日。本文的早期版本在計算 EBITDA 時包含算術錯誤。預期稅款為 500 萬美元,而不是 40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