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Tax, EBT)?
稅前利潤(EBT)是財務績效的一種衡量標準。它顯示公司的稅前收益,透過從收入中扣除所有不含稅的費用來計算,並作為收入報表中的一個行項目出現。
EBT有時也被稱為稅前利潤、稅前利潤或稅前淨收入。
重點摘要:
- 稅前利潤(EBT)是公司稅前收益的計算方式。通過從收入中扣除不含稅的所有費用來計算,可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找到。
- EBT是一個重要的數據,因為在比較企業時,它排除了稅收的影響,並可以反映公司的表現與同行業企業的比較。
了解稅前利潤(EBT)
稅前利潤(EBT)是公司在扣除稅費之前內部保留的資金。這是一個公司營運和非營運利潤的會計衡量標準。
所有公司都以同樣的方式計算EBT,這是一個「純比率」,意即其使用的數據僅來自於收入報表。分析師和會計師透過特定的財務報表得出EBT,扣除了銷售成本(COGS)、利息、折舊、一般和行政費用以及其他營運費用後的毛銷售額。
EBT有時以稅前利潤或類似的名稱出現,可以在淨收入行項目之上找到。
稅前利潤(EBT)的範例
如果一家公司在一月份以每件1,000美元的價格出售30個產品,該期間的收入為30,000美元。公司隨後評估其銷售成本(COGS),並從30,000美元的收入中扣除。如果公司生產一個產品的成本為100美元,其一月份的COGS為3,000美元。這意味著其毛收入為27,000美元(30,000美元 – 3,000美元 = 27,000美元)。
在公司確定其毛收入後,會將所有營運費用加總,並從毛收入中扣除該數值。公司的營運費用可能包括與日常活動相關的任何費用,例如薪水和工資、租金及其他間接費用。
如果公司是一家大量投資於人力資本的科技公司,其每月薪水可能為10,000美元,每月租金為1,000美元。從其毛收入中扣除總計11,000美元的間接費用及1,000美元的利息費用,最終剩下15,000美元的EBT。
作為比較工具的稅前利潤(EBT)
EBT很重要,因為在比較企業時它排除了稅收的影響。例如,儘管美國的企業面臨相同的聯邦稅率,但它們在州層面可能面臨不同的稅率。
由於企業在不同州可能支付不同的稅率,EBT允許投資者比較位於不同稅務地區的相似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EBT用於計算績效指標,例如稅前利潤率。
如何計算稅前利潤(EBT)?
EBT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計算:
- 收入 – 所有營運費用,包括銷售成本、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以及折舊和攤銷
- EBIT – 利息費用
- 淨收入 + 稅收
稅前利潤(EBT)與稅前淨收入是一樣的嗎?
是的。稅前淨收入或稅前利潤與稅前利潤(EBT)的意思相同,這些術語可以互換使用。
稅前利潤(EBT)、EBIT 和 EBITDA 之間有何區別?
EBIT 和 EBITDA 透過加入更多項目來增加相互比較的層次。儘管 EBT 只是將稅費加入淨收入,EBIT 還會加入利息費用。更進一步,EBITDA 還會加入折舊和攤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利息和折舊和攤銷,像稅收一樣,是不一定反映公司從其營運中產生收益能力的費用。
總結
EBT 是比較不同稅務地區相似公司盈利能力的一種有用方法。稅率不反映績效,而且在不同地區可能有很大差異,因此在評估公司相對於同行產生營運收入的能力時,EBT 比淨收入更有效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