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權益法會計(Equity Accounting Method)?

權益法會計是一種記錄對關聯公司或實體投資的會計處理方法。公司有時擁有其他公司的所有權利益。通常,當投資者或控股公司持有被投資公司20-50%的表決權股份時,會應用權益法會計,也稱為權益法。只有當投資者或投資公司能夠對被投資公司施加重大影響時,才使用權益法會計。

關鍵要點

  • 權益法會計是一種記錄對關聯公司或實體投資的會計方法。
  • 當一家公司在另一家公司中的所有權利益在被投資公司的股份中佔20-50%時,應用權益法。
  • 權益法要求投資公司按所有權百分比比例記錄被投資公司的利潤或虧損。
  • 權益法還會定期調整投資者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價值。

理解權益法會計

使用權益法時,投資者僅確認其在被投資公司中的利潤和虧損份額,即根據所有權比例記錄利潤。這些利潤和虧損也會反映在被投資公司的財務賬目中。如果投資實體記錄了任何利潤或虧損,這些都會反映在其損益表上。

此外,公司在被投資公司的初始投資額會作為資產記錄在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然而,投資價值的變動也會在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上記錄和調整。換句話說,被投資公司的利潤增加會增加投資價值,而虧損則會減少資產負債表上的投資金額。

權益法會計與投資者影響力

在權益法會計下,最大的考慮因素是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經營或財務決策的影響力。當另一家公司對一家公司的投入資金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投資者可以對被投資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施加影響,最終影響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結果。

雖然沒有精確的測量方法來衡量影響力,但一些常見的運營和財務政策指標包括:

  • 董事會代表,即在被投資公司董事會中擁有一個席位
  • 參與決策制定
  • 具有實質性的內部交易
  • 內部管理人員的交換
  • 技術依賴
  • 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比較

當投資者獲得被投資公司20%或更多的表決權股份時,通常認為投資者具有對被投資公司施加重大影響的能力,除非有相反證據。相反,當持股比例低於20%時,通常認為投資者無法施加重大影響,除非能證明有此能力。

有趣的是,其他方對被投資公司的很大比例甚至是大部分所有權並不一定禁止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擁有重大影響。例如,許多大規模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享有比其絕對持股水平通常允許的更多的隱性控制。

權益法會計與成本法

如果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力不大,投資者會使用成本法來對關聯公司的投資進行核算。成本法會將投資的成本記作按歷史成本記錄的資產。然而,無論被投資公司報告的是利潤還是虧損,資產價值都不會改變。另一方面,權益法會定期調整投資者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價值,因為它們在被投資公司擁有20%-50%的控制性投資利益。